党的二十大代表、深圳巴士集团三八红旗车队队长助理胡春华: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凡 把基层声音带到会场
“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能够现场聆听报告,见证历史时刻,我心潮澎湃,和其他代表一起,一次次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党的二十大代表、深圳巴士集团三八红旗车队队长助理胡春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胡春华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让人全身充满了干劲。自己将立足基层岗位,发扬钉钉子精神,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凡。
小小车厢见证城市巨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胡春华说,自己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胡春华是一名客家姑娘,2010年到深圳巴士集团工作,在乘务员岗位上一干10多年,每天随着公交车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在小小的车厢里也见证着深圳的成长:路网越来越密,道路两边的高楼大厦也越来越多,许多城中村变身商业旺区和科技园区,水更绿了,天更蓝了,城市越来越美。
随着科技的发展、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胡春华所在的公交行业也发生变化——传统的燃油车全部升级为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售票由纸币到接触式卡片再到手机无接触支付,无人售票的公交线路越来越多,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让胡春华深有感触。她说,十年发展巨变,也体现在民生的温度中。“简陋公交场站被‘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场站替代,还设有党群服务中心、司机之家,工作间隙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看书,打打球,喝杯咖啡,拉拉家常。”“去年,深圳向公交司机及环卫工人定向配租公租房,分房那天公司楼里欢呼声震天响,大家的城市归属感更强了。”
平凡岗位也能发光发热
胡春华说,自己来自最基层,能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体现了党对基层一线劳动者的尊重和重视,“我觉得无比光荣,也感受到肩上的责任。”
在10多年的乘务员工作中,胡春华每天认真服务好每一名乘客,遇见早晚高峰道路拥挤时在车上一站就要3小时,但笑容始终挂在她的脸上,耐心、细心、贴心是她的标签。她的包里时常备着糖果、创可贴、风油精等“小物品”,应急时往往能派上“大用场”。深圳是座移民城市,语言多样。为了做好服务,她自学了潮州话、湖南话、湖北话、四川话等方言,努力做到与乘客沟通无障碍。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胡春华不但自己学习成长,还发挥带头作用,坚持“传帮带”。南头车队党支部建立了“胡春华阳光服务”先锋示范队,100余位新入职乘务员向她取经学习,在车队中营造了和谐友爱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春华效应”。
去年,胡春华转岗成为车队队长助理。“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是在做服务工作,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将心中的温暖传递给其他人,平凡岗位也能发光发热。”
将基层声音带到大会上
“这几天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报告,我有很多体会,最深刻的感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胡春华说,基层党员距离人民群众最近,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从2016年起,胡春华连续当选深圳市第六、第七届人大代表。6年来她合计提出议案建议302件,在社区接访群众60余人次,参加调研等各项活动500余次,推动解决了许多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后,为了更好履职,会前她多次走进企业、社区,收集群众意见。“我要将基层的声音带到大会上,也要把党的二十大报告学深悟透,将大会的精神带回基层一线,和大家一起,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共同努力。”
党的二十大代表、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部副部长费英英:学好报告悟好精神当好宣传员
“我怀着十分崇敬、无比自豪的心情,现场聆听报告,无比激动、特别振奋。”党的二十大代表、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部副部长费英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17年,自己光荣当选了党的十九大代表,今年又再次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组织的肯定、党员的信任,让自己深深明白——“扎根基层、不忘初心,才能不负韶华、不负嘱托。”
不忘初心 平凡坚守
说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巨变,费英英感慨万千。她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在基层的老百姓感受最为深刻。“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基层党代表,我目睹很多的儿童、老人以及有需要的特殊群体得到越来越好的照顾,这是非凡十年的一个缩影,我很幸运自己能够见证并参与其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出好一份力、当好‘一块砖’。”
费英英是孤残儿童的“好妈妈”。2002年,从重庆民政学校社区康复专业毕业的费英英来到深圳,成为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一名护理员。投身于孤残儿童护理一线,费英英一干就是20年。
孤残儿童护理工作条件艰苦,难度大、强度高,90%的孩子患有脑瘫、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身体残疾等病症。为照顾患有严重疾病的儿童吃下一餐饭、喝下一杯水,护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管费英英也曾有过犹豫,然而,一声从孤残儿童口中喊出的“妈妈”,让她最终坚定了坚守下去的信念:“他们是一群不幸的孩子,但至少我们还可以给他们温暖。”工作20年来,费英英先后参与护理1500余名孤残儿童,帮助800多名孤残儿童找到爱心家庭收养、融入社会。
2006年,费英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在工作岗位上,看到了孤残儿童在党委政府呵护和关爱下,从危重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重获‘新生’。正因如此,我始终为自己的党员身份感到自豪。”费英英说。去年建党百年之际,费英英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心系群众 奋发未来
2019年,在接到选派精准扶贫干部的通知后,费英英立马递交申请,于同年4月起担任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从孤残儿童的“好妈妈”到困难群众的“知心人”,费英英忙碌在洋田村的田间地头。为加强洋田村党支部建设,她把“党的十九大代表费英英工作室”搬到了村里,把村党支部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重用党组织和党员的力量赢得人心、凝聚人心。同时,统筹推进全村扶贫工作,带领工作队解决撂荒农田流转问题,一户一户做农民思想工作,推动成立了洋田村民心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到处奔走推销,把客商请到村里,第一个月就卖出了20吨大米,让村民尝到甜头、看到盼头。此后又牵头成立经济合作社,带领村民采用现代化方式养鸡,为贫困户提供公益岗位,带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村创业……在她的带领下,洋田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是鼓舞和鞭策。对未来美好蓝图的实现,我充满了期待。” 费英英说,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一定要学习好报告、领悟好精神、当好宣传员。同时也要立足岗位,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用自己的双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