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深圳首条云巴——坪山云巴1号线通车仪式举行,该线路全长约8.5公里,设11座车站。
坪山云巴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于坪山高铁站,终点为比亚迪北站,全程采用高架敷设方式。列车采用4编组型式,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时,线路途经坪山多个工业园区与住宅片区,其中坪山高铁站、坪山中心站、龙背站可实现与地铁14号线、16号线换乘,将进一步满足辖区产业通勤以及居民便捷出行需求。
自2016年以来,市属国企深智城集团下属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深城交”)在云巴系统研发、线网规划编制、线路详细规划以及工程实施中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持,将云巴系统由蓝图变为现实,为坪山区打造东部中心以支撑深圳“东进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
开展云巴系统研发工作,填补小运量轨道体系空白
2016年,深城交与比亚迪研发团队紧密配合,从需求端和制造端双管齐下,致力于打造一种能够深入城市密集建成区、服务短距离且灵活安全的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研发阶段,深城交提出了速度、接驳、服务频率、品质等关键指标,指导厂商优化车辆设计,并在车辆材质、梁柱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多轮研发,确保新系统可接受可承担易推广。如今,云巴已在海内外30多个城市推动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承担全市中小运量轨道线网规划研究,促进有序发展
在相关部门委托下,深城交承担了深圳市中小运量轨道线网规划研究工作。研究通过统筹既有规划方案、识别未覆盖需求区域、新增规划线路等措施,使得轨道建设用地覆盖率由62.6%提升至72.8%,客流测试高峰公共交通分担率提升至80.3%。该项工作还对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管理、立项审批、运营管理、用地保障以及投融资模式均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相关项目的落地提供支撑。
承担坪山云巴交通详细规划研究,推进系统落地实施
2018年,深城交承担了坪山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交通详细规划研究。规划重点明确了线站位布局,对沿线各车站开展交通一体化设计,最终形成了以小运量交通系统建设带动组团发展、以组团发展培育客流、以客流支撑小运量交通系统交通的良性格局。
2018年11月,《坪山云巴(胶轮有轨电车)1号线交通详细规划》获深圳市政府审议通过。2019年11月,坪山云巴1号线批准立项。2022年12月28日,云巴1号线开通试运营。
云巴车辆采用电力驱动,作为一种小运量轨道交通,不仅具有高智能化、低能耗、低噪音、高安全等特点,还实现了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自动休眠唤醒、自动出库、自动折返换端等技术。云巴车站设置人脸识别自助票务处理机,采用“生物识别+无感支付”,支持电子乘车码、二维码纸质单程票、深圳通等多种检票方式,起步价4公里(含)2元,单程最高票价3元。
作为深圳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坪山云巴1号线的开通,将有效促进沿线各片区间的空间联系,推动各片区间的互联互通,提升高铁、地铁等大运量轨道交通接驳效率,畅通城市“微循环”,优化坪山区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出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