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成立以来,市属国企深国际所属鹏海运始终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解决行业发展“痛点”为目标,以行业数智化产品创新为基础,全面助力区域内行业产业的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行业转型升级及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科技创新与产研结合的奋进之路。
1.逆流而上,沉淀优秀互联网发展基因
在成立之初,鹏海运便接到了承建并运营实施“深圳市交通运输EDI信息网络中心”的重要任务。鹏海运勇于尝试、不断创新,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EDI平台的整体建设与上线运营工作。上线后,EDI服务覆盖了深圳港区的所有集装箱码头、堆场,国际班轮航线EDI数据的传输覆盖率达到99%以上,大多采用专线链接,为港区信息化业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网络基础与数据传输的规范标准。在这一过程中,鹏海运培养和沉淀了一批富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产品、技术、研发团队成员,为鹏海运日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研中坚力量。
2.五个“首创”,打造行业数智化创新领域标杆
传统海运集装箱物流涉及的参与角色多,操作环节多,业务流程繁琐,缺乏统一的模式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海运物流行业整体的流转效率。
为解决这一痛点,鹏海运决心构建一个以“集装箱”为产业聚焦核心与操作标准参照点的业务生态系统,通过打通集装箱海运物流行业整个的流通供应链,建立信息化、数字化的操作平台与电子化、智能化的操作模式,将码头、堆场、船公司、进出口企业、货代、船代、物流运输企业等传统海运物流行业的参与者整合其中,围绕“集装箱”提供集中统一的单证输出、在线申报、智能调配、运输和配送支持等服务,将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领域进行延伸,从而实现海运物流支持体系与国际贸易服务流程的优化,推动行业整体的降本增效与转型升级发展。
在此过程中,鹏海运完成了五个“首创”——首创海运集装箱电子单证,构建区域内行业运行的统一数据标准;首创船公司集装箱管理新模式,实现箱管操作的规范化与自动化;首创运输企业EIR办单新模式,大量减少纸质单证的使用,简化办单操作步骤,提升办单效率;首创闸口“无纸化”操作新模式,闸口办单操作智能化,减少堆场、码头闸口排队,有效缓解港口交通压力;首创进港预约新方式,合理规划作业时间,减少拖车空跑,提高港区道路利用率。
依托五个“首创”,鹏海运实现了电子数据放箱、箱柜管理规范化和自动化以及在线自助办单等行业系统性变革与创新。通过持续推动海运集装箱物流运输行业的“单证电子化”“操作无纸化”以及“交易信息化”的转型升级,鹏海运将行业数据信息传输的准确性提高至99%以上,业务流转时间减少30%,行业综合提效60%以上。
截至目前,鹏海运已建设成华南地区最大的海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深圳区域内综合服务覆盖率已达到100%,服务覆盖深圳盐田国际码头、蛇口码头、赤湾码头、大铲现代码头以及“珠三角”地区50%以上的码头与外堆场企业,是粤港澳大湾区海运物流及外贸通关大行业运行中重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承担着区域内“互联网+”海运发展的核心信息化平台的责任。
3.继往开来,创新行业技术、产品与服务
近年来,鹏海运科研成果不断,截至目前已获得国家级技术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9项,获得全国首批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重点物流企业认证,并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技术成果评比中斩获荣誉。
未来,鹏海运将继续以推动行业数智化领域发展建设为使命,持续推动物流科技赋能,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持续注入原动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添砖加瓦,为国家“数字中国”与“海运强国”战略的全面推进与实施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