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K317280672/2021-00663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1-12-15
名称: 高新投:争当国企数字化转型“排头兵”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2-1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高新投:争当国企数字化转型“排头兵”

发布日期:2021-12-15  浏览次数:-

  以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是解决普惠金融现实难题的重要手段。作为诞生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全国第一家地方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属国企深圳高新投近年来抢抓数字化发展新机遇,高效践行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断推动金融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强化战略顶层设计,构建数字化转型新高地

  为用好用足金融科技这个动力引擎和基础平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圳高新投强化战略顶层设计,成立集团层面的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三化”融合委员会,全面规划并指导高新投数字化转型工作。

  深圳高新投以“三化”融合委员会作为统筹规划者,以金融科技中心作为落实执行者,围绕“全面数字化”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规划“提升运营效率,管控金融风险,夯实‘新基建’,构建中台化服务”的顶层设计。

  在科技赋能担保的业务实践中,深圳高新投不断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科技运用能力,从业务数字化、业务线上化、数据资产化、数据智能化、数据互联化、服务中台化六大方面狠抓工作,全面布局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

  强化统筹协调规划,加速数字化战略落地实施

  业务应用层能力建设方面,深圳高新投围绕业务领域和能力领域,以全面涵盖集团业务领域和服务客群为目标,按照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提出具体的规划内容并逐步完成应用落地。目前,深圳高新投所有业务均已基本完成“系统流程再造”,各类业务均在线上系统中实现全业务流程办理。

  能力领域应用层建设方面,深圳高新投对包括客户洞察、数字化营销、数字化风控、数字化渠道、数字化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财务管理、数字化人事管理、数字化行政管理等九大领域,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内容并逐步完成应用落地。

  基础技术能力建设方面,大力推进以数据中心、大数据、系统架构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成立“需求+开发”的敏捷型团队,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业务发展,实现持续迭代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双提升。

  强化创新产品应用,打造数字化转型新样板

  一是加强合作共建共赢。不断壮大自身“朋友圈”,打造金融科技开放共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典范,围绕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任务,先后与华为、傲雷电商、浦发银行深圳分行、杭州银行深圳分行、深汕投控集团、深圳技术大学等达成战略合作。

  二是上线“深i小微”。2021年6月,深圳高新投线上融资平台“深i小微”正式上线。该平台通过大数据降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是线上审批模型的重要突破升级。截至2021年12月,“深i小微”实现预审批通过客户数218家,预审批金额7.3亿元。

  三是推出“线上保函系统”。“小额保函、高频发生”是我国建筑企业办理保函业务的共性。时间长、材料多、流程繁琐,也是困扰工程担保行业多年的顽疾。2019年,深圳高新投推出“线上保函系统”,实现了履约、预付款等保函品种从“传统线下纸质文件审批”到“银担企全流程线上审批”的跨越。该系统是建筑企业保函审批通道的一次变革,在国内金融系统实现首创。截至2021年11月,深圳高新投完成线上保函发函12389笔,担保金额334.86亿元。

  四是构建统一移动服务门户。深圳高新投统一移动服务门户,体系化分步骤建设移动端渠道,逐步建成面向客户的APP、微信小程序、官网、官微等营销渠道,同步建设面向内部用户的员工APP、企业微信端等移动业务处理平台,有效跟踪业务投放,支持业务持续迭代,并以开放、标准的框架体系无缝打通多端渠道。

  五是有序建设大数据平台。深入推行“业务数字化”策略,沉淀业务数据;积极拓宽内外部数据采集范围,储备数据资产;不断完善数据治理,落实数据管控机制;有序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系统支撑;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探索,实现智慧创新。

  数字经济新时代,深圳高新投将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创新者赋能”的理念,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加快夯实数字化基础设施,持续加快金融科技赋能步伐,努力争当国企数字化转型“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