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资委2012年工作总结与2013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3-04-28 00:00:00
人工智能朗读: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国资国企着力转变履职理念,不断强化大局意识,持续提高监管运营国有资本的能力和水平,国有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为打造“深圳质量”做出了贡献。截至2012年底,市区两级国有企业总资产5387亿元,净资产2699亿元。其中,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4975亿元,净资产2445亿元,比年初增长13.3%和9.9%;在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7.7%的情况下,市属国企利润增长4.6%;总资产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继续位居全国国资系统前列。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重点围绕“五个体系建设”,取得了“五项显著成效”: 

  (一)战略支撑保障体系更趋完善,服务大局能力不断提升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属国企全年承担29项市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占投资总额的47%。全国规模最大的宝安垃圾焚烧电厂二期全面建成,机场T3航站楼竣工验收,燃气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投产运行,桥梁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援疆任务顺利推进,市国资委以4.25亿元国资收益提供支持,组织系统11家企业计划投资31.4亿、首期出资6.6亿启动新疆喀什深圳城项目,援疆前指基地、喀什特区产权交易中心顺利交付使用。市属国企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更新项目,地铁在建保障房面积占全市20%,长城开发的我市第一个双限房项目交房入伙,深业承担16个城市单元更新项目。 

  公共性功能进一步提升。市属国资国企圆满完成《公共服务白皮书》承诺,市国资委荣获全市就业创业工作“优秀单位”,燃气、水务、地铁、机场包揽全市第3季度窗口行业满意度调查前四名,燃气荣获“市长质量奖”和“2012中国社会责任优秀企业”,水务水质综合合格率99.9%以上,地铁列车正点率99.9%,机场荣获我市唯一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餐饮与商业物有所值”全球机场排名第一。农产品平价流动售卖车模式得到国务院和省市高度肯定,在全国大中城市推广。巴士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十佳城市公共交通企业”。 

  (二)国资国企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 

  国资监管持续优化。对市国资委成立以来制订的50余项监管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实现了监管制度的合时合用和与企业内控的有效衔接。完善国资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收益预算顺利并轨,既满足国家汇总编制要求,又彰显了一以贯之的深圳特色,荣获国务院国资委“地方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先进单位”。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国务院国资委“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信息系统”全国4家试运行单位,市属国企监管信息系统也上线运行。建立审计专报工作机制,强化审计监督对企业重大风险隐患的揭示、预警功能,在全国首创外派监事和财务总监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履职行为,市国资委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工作“全国国资系统优秀组织奖”、论文一等奖和精品工作奖。着力构建“大国资”格局,进一步加强对区属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监督与良性互动,加强对市外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在全国率先实现国资监管“全覆盖”。宝安成立区国资管理领导小组,国资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南山区国资委制订预算、投资、考核等四项规范性文件,四个新区也出台或修订了相关监管制度。 

  国企治理深入推进。公司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直管企业董事会建设真正实现“全覆盖”,首次实施董事会和外部董事年度工作报告制度,能源和燃气分获“主板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和上交所董事会治理专项奖。考核分配体系不断健全,出台新的企业领导人员年度及任期考核办法,在竞争性企业领先全国地方国企全面推行EVA考核,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措施也在积极探索。投资后评价不断推进,市属国企重点投资项目全部纳入后评价范围,房地产企业在全国首次尝试土地储备后评价工作。管控能力不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基本建成,内控体系提前中央企业1年建成。对标管理取得实效,三年滚动计划稳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投控划转企业“三改”工作全面启动。罗湖、福田、龙岗等区属国企法人治理日趋完善,董事会决策作用有效发挥。各区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显著。 

  (三)资本运作工作体系初步构建,国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资本运作机制更趋健全。努力构建制度化、体系化、灵敏化的资本运作新格局。前瞻谋划顶层设计,探索研究市属国有资产布局优化与资源整合的整体思路和目标路径;出台系列制度,优化协同运作模式,规范运作流程,创新运作思路,提升运作效能。全力打造交易平台,市属国企积极参与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组建和排放权交易所增资扩股工作;联合产权交易所探索开展涉诉资产进场交易,成为省高院指定的全省涉诉资产进场交易平台。 

  资源整合深入推进。投控体育板块、人力资源板块整合和大运公司移交基本完成,不良资产以及中小股权处置有序开展;继续推进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形成有效治理机制,助推企业发展。与央企合作取得新成效,机场与中航油合作项目全面启动,地铁与铁科院共建的轨道交通南方认证检验中心项目进入实质合作阶段,北车华南区域总部项目和国家航油储备库项目被列为全市重点推进项目。 

  上市及再融资力度加大。目前市属国资控股上市公司23家。市属国资控股上市公司通过整体上市和股权再融资等多种方式,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加强资本运作,不断助推公司主业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市属国资控股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深圳燃气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城市燃气供应上市公司,深振业荣获“广东上市公司综合实力10强”。 

  资本运作手段不断创新。探索发展产业基金,并购主题基金正式组建,园区产业基金积极推进,对市属国资实现可持续增长具有深远意义,也将有力助推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探索创新融资方式,特区建发积极探索引入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深圳国际作为全国第二家获得标普、穆迪投资级信贷评级的地方国企,在境外市场成功发行了5年期3亿美元债券。 

  (四)创新发展扶持体系愈加完备,国企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自主创新成效明显。出台《市属企业自主创新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等系列针对性政策,政策引导作用和杠杆功能不断放大。企业基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市属国企共拥有16个国家和省市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9个博士后工作站,14家企业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主导和参与编制了146项国家行业标准,承担了69项国家级课题,累计申请专利695项,授权专利494项。能源“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粮食取得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开创我国成品粮物流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先河,天健新增专利3项和省级工法4项,国信新增创新业务试点资格5项,特发信息新获专利15项。水务在国内首次获得国际水协会“全球荣誉奖”和“设计创新奖”,巴士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盛波光电获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市属国有经济在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资产规模和经济效益均实现了倍增,建科院、能源环保、通产丽星等企业快速成长为绿色建筑、垃圾发电、新材料等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农产品、粮食、赛格、深圳国际积极开展商业模式研究,深纺织成为广东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单位,粮食多喜米电子商务初具规模,农产品成功转型为绿色网络电子化交易商,深圳海吉星市场荣获世批联年度银奖,赛格市场成功入选“电子专业明星市场”,振业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优秀值。 

  先导扶持功能显著。市属国企积极培育我市高新软优产业,创新投管理52支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累计扶持26家深圳企业上市;高新投首创担保及投保联动新模式,累计为12942家深圳中小企业提供1160亿元融资担保,扶持68家深圳中小企业上市,连续五年获得AAA最高信用评级,入选“广东省企业新纪录”;中小担担保金额创国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规模最高纪录,成为国内首家具备跨地域担保能力的地方性担保机构,荣获“全国最具公信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广东省金融创新奖”,累计扶持60家深圳企业上市。三家企业一半以上的投资担保金额投放在高新科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在支持深圳及全国创新型企业发展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 

  协同效应积极彰显。国资国企着力打造全系统协同发展机制,努力实现1+1>2的协同效果。市国资委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与建行等5家银行签署战略协议,努力优化市属企业贷款结构,有效纾解企业融资困境、降低融资成本。 

  绿色低碳率先践行。市国资委将节能减排列为刚性考核指标,目前约有93%的市属国企自有物业采取了各种节能措施。地铁将节能减排理念落实到线路设计、建设、运营各环节;水务的水厂全流程节水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巴士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辆运营企业;深高速成为我国首例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大规模应用LED照明的示范企业;建科院被住建部认定为“国家级能效测评机构”,与世界顶尖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低碳建筑研究中心,逐步向绿色技术综合服务商转变;环科中心成为“鹏城减废行动”唯一技术依托单位,荣获“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称号。 

  (五)党建纪检制度体系更加科学,政治保障优势不断彰显 

  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全系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11个党组织和8名同志荣获创先争优“鹏城先锋”,97%以上支部在分类定级中被评为“好”和“较好”。圆满完成三级党代会代表推荐选举工作,顺利完成“两新”党组织“百日攻坚行动”。积极开展党代表进社区工作,在全市率先创建党代表工作室,全力做好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精心筹备首届公益慈善展览会,踊跃参与“文明出行”志愿者活动。切实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全系统企业文化建设交流大会,能源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巴士获评“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创新十佳单位”,培养出“广东好人”李东英,振业成为“深圳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国资国企代表团积极参加市体育大会和组织系统运动会,荣获“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组织人事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进市属企业“五好”班子创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1+5”系列文件,修订完善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暂行规定,切实做好企业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和领导人员调整配备工作,实现基层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全覆盖,制定企业领导人员后备人才管理办法,着力加强后备队伍建设。与北大等名校合作举办企业领导人员高级研修班,重点针对董事长等高管开展企业战略、财务管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培训,邀请唐杰副市长和著名经济专家举办形势报告会,不断提高研判形势的能力,受到普遍欢迎。 

  开创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充分发挥市国资委纪委与市纪委市监察局派驻组合署办公的体制优势,扎实推进廉洁从业风险防控体系和廉洁企业建设。联合印发国企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实施办法,出台国企“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专项报告制度和国企公务用车监管三项规定,开展制度廉洁性审查,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要求总经理亲授廉洁从业课。坚持“四个围绕”,把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与国资监管制度相融合,积极完善“六位一体”反腐倡廉新机制,全力构建“大监督”格局。加大决策监督力度,进一步发挥查案治本功能,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市国资委纪委信息工作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排名第二。 

  扎实推进扶贫助困活动。圆满完成廉江8个贫困村三年扶贫开发“双到”任务,累计投资民生项目近30个,修建道路45公里,改造危房880户,长山生态养殖公司通过饲养长山一号走地鸡两年内为贫困户创造利润650万元,“公司基地+农户”造血式扶贫新模式获得省市高度评价,被列为省级示范点,中央电视台对“住别墅的走地鸡”进行了专题报道,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系统4家企业连续17年援助贵州黔南四县,累计援助1亿多元,开展帮扶项目75个,受益人口50多万。市国资委党委全系统连续7年组织开展帮扶困难职工捐助活动,累计捐款1830万元,全部用于企业困难职工长效帮扶。积极参加“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系统9家企业捐助7个项目215万元。 

  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协调解决集体访和重复访,全年来访总批次、总人数同比下降19.4%和44.9%,重复访批次下降50%,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国资监管会议上,王勇主任对深圳董事会建设和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提出了表扬。2012年9月,王荣书记批示:“近年来,市国资国企任务重、责任大,但不断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再度开创了新的局面,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了新贡献”;许勤市长批示:“近年来,市国资委及所属国企积极改革创新,发挥基础性、公共性和先导性作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深圳质量’,创新‘双到’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作出了贡献,应予肯定。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二、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会议、市委五届13次全会和市人大五届5次会议的总体部署要求,今年要稳步推进“五项工作”: 

  一是稳步提升服务大局功能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助力政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是国资国企责无旁贷的责任,要积极支持和配合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投融资决策、协调和运作机制,健全完善运营模式,把握资源注入和融资任务的项目综合平衡;理顺对3大集团的监管机制,完善内部组织架构,加强财务、招投标等重点关键环节的监管,提升集团管控水平和可持续运营能力。加大基础领域支撑力度。积极推进地铁三期、国际低碳城、沿江高速等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寻求与前海、深汕等新型功能区和特色功能区的合作建设机会,建百年精品工程,助力深圳城市功能提升和营商环境改善。以第四届国际低碳城联盟发展论坛的召开为契机,确保核心启动区设计和建设按时间节点取得突破性进展。认真履行社会责任。高质量完成《公共服务白皮书》承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巩固“双到”扶贫及援疆援黔工作成效,做好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做政府经济发展的推手,民生改善的抓手,努力打造政府放心、人民满意响当当的国资品牌。 

  二是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发展步伐。优化国资监管。要对照市场化改革发展要求,认真优化国资监管既定模式,认真梳理国资运营现有流程,强化职责功能,强调业务协同,将履职理念“四大转变”落到实处,更加科学规范地监管运营国有资产。要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基础上,认真做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见》实施细则的出台和实施工作,为固化改革成果深化改革探索奠定坚实基础。要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国有出资人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加大国有资产稽查力度,加强异地和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区属国资指导监督,提高综合监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监管及时性有效性效果。要夯实管理根基,持续跟踪分析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不断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对标管理,努力实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促进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效融合,进一步推动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重点做好3大投融资集团风险管控工作。要创新服务内涵,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深入基层,强调服务,提高效率,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深化国企改革。要加紧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抓紧完善董事会建设系统工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运作规范化和决策科学化水平。要优化分类考核,坚持效益决定分配原则。各企业要对内部薪酬体制和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推动向市场接轨,按照控高、扩中、提低思路,缩小企业内部收入差距。要继续加强投资后评价,促进企业提升投资项目特别是异地项目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强化投资的战略导向与主业定位,避免盲目性、投机性、透支性,切实提高投资效能。 

  三是稳步增强国有经济影响力控制力。加强资源整合。要加大市属国企资源整合力度,推进企业服务外包和低端业务梯度转移,努力实现资源向主业集中和归核化发展,着力提高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努力形成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实现国有资产布局结构动态优化目标。强化协同效应。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市区属国资国企协同发展机制,提高市区国资监管部门以及市区属国企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专业化分工、协同化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各自资金、资源优势,强强联合,实现协同发展目标。 

  四是稳步改善增长质量增长方式。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要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扶持奖励政策,推进扶持体系建设,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加强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向自主创新骨干人才倾斜,夯实创新基础,着力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竞争能力、有广阔市场支撑的创新型国企。加紧推进转型升级。要大力推动市属国企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可持续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优化与落地工作,加快推动传统基础产业和竞争性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布局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相关领域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领域不断延伸,着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要充分利用创新投、高新投、中小担的项目发现机制,发挥新兴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创新产业园区租金入股等参与模式,扶持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速推进环保节能。要着力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精神,充分利用市属节能环保龙头企业的技术市场优势,着力发挥骨干企业的标杆示范作用,全面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刚性考核要求,坚决完成政府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加大扶持发展力度,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 

  五是稳步创新国资国企党建工作。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巩固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推进创先争优融入中心任务、岗位职责和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化党代表进社区活动。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打造一批具有现代国企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进一步融合,提升企业软实力。加强组织人事工作。坚持“1+5”文件改革方向,深化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改革,做好企业董事会换届和领导人员调配工作,推进“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深入实施人才强企、队伍能力建设战略,创新企业领导人员培训和培养工作,出台后备人才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洁从业教育,倡导廉洁文化,扎实推进廉洁企业建设。完善规范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廉洁从业风险防控体系,推动惩防体系建设与国资监管制度的深度融合。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依托“制度+科技”优势,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治腐败,确保国资运营安全、领导人员从业安全。做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推进重大信访案件的处置。各企业要狠抓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一岗双责,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维护社会与企业的和谐稳定。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