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资委2011年工作总结(执行情况)与2012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2-05-08 00:00:00
人工智能朗读: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市属国资国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克服政策紧缩、成本上升和外需放缓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迎难而上,强化经营,狠抓管理,控制风险,实现了市属国有经济平稳运行。市属国企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达到4357亿元和2224亿元,比年初增长10.4%和0.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9.2%;上缴税金114亿元,增长17.6%;利润总额182亿元,增长3.6%,创历史第二高。市属国企保持了较强的价值创造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总资产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连续多年居全国国资系统前列。
  一年来,市属国资国企紧紧围绕“深圳质量”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发挥功能,在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中勇为生力军。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属国企承担了我市33个市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投资总额300亿元,占全市47%,全年超额完成投资预算。机场二跑道正式投入使用,T3航站楼钢结构封顶。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完工,三期码头建设进展顺利。农产品公司平湖海吉星国际物流园顺利开业。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西段工程全线贯通,天然气利用工程基本完工。福田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有序推进。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开始量产。深纺集团盛波光电偏光片坪山基地基本建成,一期项目开始试产。地铁三期工程建设、深圳湾科技生态城、宝安垃圾焚烧电厂二期项目正式启动。深业科之谷、深圳国际华南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突破。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发挥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优势,组建特区建发集团,拓展地铁集团和投资控股公司功能,增强国有企业投融资和发展能力,承担特区新一轮建设发展的重要使命。
  (二)围绕大局,在服务保障大运工作中甘当排头兵。
  综合保障效应显著。地铁二期工程5条线路全线开通,大运期间运送乘客2500万人次,发挥了重要交通保障作用,深圳迈入地铁网络化运营时代。深圳国际美化大运通道环境,进一步优化了高速公路照明及场站景观。投资控股公司对大运场馆和接待酒店积极进行维修改造、整治环境和加强管理运营。农产品公司建立大运食品安全防护网。粮食集团投放粮油3万吨,确保市场稳定及军粮供应。路桥集团、粤通公司积极维护改造北环大道、南坪快速等大运专用通道。能源、水务、燃气集团确保了大运场馆及大运村的水电气供应和质量安全。机场集团有力保障大运航空服务,被国家民航局评为“大运会航空运输保障先进集体”。
  赛事服务精心到位。开展“迎大运当先锋”主题活动,29家企业直接服务大运,抽调3500名人员服务赛会,推荐外语等各类人才214名,圆满完成政府交办任务。国资系统7个比赛场馆共产生金牌161枚,占大运金牌总数的53%,累计服务比赛661场次、观众90万人次,受到国际大体联高度称赞。燃气集团保障开幕式火炬顺利点燃和赛期持续燃放。巴士集团完成大运专项运营1.1万车次,运送人员16万人次。投控、长城集团下属酒店出色完成接待任务,被评为“官方酒店大运服务先进单位”。广电、报业、出版发行集团精心策划宣传,高效播报赛况。市属国企积极投身于“办赛事、办城市”的巨大工程中,为大运会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的众多表彰,以及外宾、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彰显了国有经济“不一样的精彩”。
  (三)开拓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争当先行者。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纺集团成为广东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之一。能源集团不断推动风电、垃圾发电和油改气工程,积极向清洁能源供应商转变,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2%,远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巴士集团投放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达1280辆,成为国内新能源车辆规模最大企业,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被评为“中国低碳公交优秀企业”。通产集团积极推动“国际新材料技术创新基地”项目建设。粮食集团大力发展电子交易,进一步从传统粮油供应商向供应链平台转变。
  自主创新成效明显。企业基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盛波光电、水务利源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赛格深爱、盛波光电分别获得国家1000万元产业化扶持资金。通产丽星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新增天健集团、特发信息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粮食集团平湖粮库创新低温绿色储粮技术,被列为全国试点,信息化粮仓被国家粮食局作为新标杆推广全国。建科院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一等奖”。积极推进可持续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创新,农产品公司电子化交易模式在全国逐步复制推广,并成功承办了国际批发市场行业影响力最大、级别最高的“世批联大会”;赛格集团积极发展自持物业电子市场、电子商务,获得“中国电子专业市场经营创新奖”。企业管理创新不断强化,能源、地铁、巴士获得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先导扶持作用突出。市属国有经济积极扶持我市创新型企业发展。创新投集团共扶持11家企业上市(其中深圳5家),筹建广东省政府创投引导基金,管理了46家地方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在全国名列第一,连续四年蝉联全国最佳创投机构,名列国家发改委“优秀创业投资机构”榜首。高新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担保额同比增长137%,中小担、联交所也在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积极进取,在资本运作中激发国资国企新动力。
  顶层设计不断强化。构建体系化、制度化的资本运作工作格局,完善资本运作体制机制。
  上市及融资力度加大。积极推进战略性重组,稳步推进优势企业上市培育,开展部分企业上市的前瞻性研究。机场、燃气、深深宝、特发信息、农产品公司的增发、可转债等一批再融资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能源、特发、机场股份的短期融资券及地铁、水务集团的中期票据成功发行。
  资源整合深入推进。港口、地铁、人力资源、体育场馆等资源实施整合,同业资产的集约效应进一步发挥。深超并入投控,增强了投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功能。投控电检中心引进战略投资者中检集团,共同打造华南规模最大测试基地。深业整合内部地产资源,加快发展商业地产。积极推进引进央企落地工作,加大与中国北车、中航油等央企的战略合作,不断放大市属国有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方式方法积极创新。积极开展市值管理,不断提升国有股权及上市公司价值。资本运作专项资金运转有效,进一步增强市属国资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赛格小额贷款公司获市金融办批准成立。产业基金发展取得新进展,乾能新能源产业基金有序推进,是我委成立以来首个参与发起设立并市场化运作的新兴产业基金。
  (五)不断探索,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体制机制改革。
  国资监管不断优化。加强战略指导,在全市率先与发改委联合发布“十二五”规划,明确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和路径;各企业围绕总体规划,认真编制企业规划,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修订投资管理、业绩考核等15项监管制度,进一步理顺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积极推进中长期激励,2家企业长效激励方案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审核备案,振业等14家EVA试点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得到改善,得到国务院国资委高度评价。积极开展投资后评价,指导企业对9个重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分析,总结提升企业投资管理水平。加强全国产权登记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提升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改进监督稽查方式,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完善两监队伍管理体制,监督效果进一步增强。有序推进指导监督区属国资工作,逐步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构建“大国资、一盘棋”工作格局的要求。加强国资委机关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内部协同,进一步提高服务企业的意识、效率和水平,市国资委全年共11人立功受奖,集体受到各类表彰10次。
  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深入贯彻落实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改革“1+5”文件,制定完善董事会选聘、考核评价等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优化外部董事配备与强化评价,董事会运作更加规范有效,能源集团董事会被评为“主板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加大公开选聘力度,市场化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加大培训力度,与北大、厦大等高校合作举办企业管理与发展、财务管理等高级研修班,邀请著名专家举办形势报告会,不断提高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不断与市场接轨。深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金集中管理和财务预警,房地产企业首次开展“压力测试”,风险管控成效明显。加强内部审计,燃气集团被国家审计署评为“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加强对标管理考核,不断强化对标工作的实效性,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勇担责任,在建设和谐、幸福社会中成为模范者。
  履行社会责任取得新进展。地铁、粮食等11家企业圆满完成《政府公共服务白皮书》任务,不断提升公共产品服务质量。农产品实施平价惠民工程,流动平价商店效果明显。市属国资国企系统积极参与全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全力推进对廉江8个村的造血式帮扶活动,创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和长效扶贫模式,得到了省、市有关单位的高度肯定,长山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示范基地。援疆和贵州帮扶工作顺利推进。全系统扶贫济困累计捐款1380万元。能源集团积极推进脱硫、脱硝改造和废水零排放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成效突出,被评为“中国节能减排特殊贡献企业”,并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能源与环境促进事业国际合作奖”;水务集团消减污染物化学需氧量17万吨,占全市66%。地铁集团承担的2.1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推进。信访维稳工作成效突出,来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35%和45%,国资委信访室被评为“全市综治维稳先进集体”。大力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有力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
  国企党建取得新成效。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能源集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路桥公司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盛波光电公司邱韶华同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积极推进公推直选,全年共完成粮食集团等6家直管企业公推直选换届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年内召开企业文化建设交流会,长城集团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音乐厅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粤通公司被评为“深圳十大书香企业”。
  廉政建设开创新局面。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重申企业领导人员正确行使经营管理权的纪律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企业领导人员履职行为。加强廉洁从业宣传教育,直管企业“一把手”亲自上台宣讲廉洁从业教育课。全面复查“小金库”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强化对企业领导人的监督,企业干部员工廉洁意识不断增强。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创办《国资党风廉政建设简报》和《国资纪检参阅》,开展企业纪委书记和纪检监察信息员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
  二、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十二五”期间,市属国资国企要争创“深圳质量”生力军,争当全国国资国企排头兵。2012年是实现“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要按照“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突出“一个目标”,提升“八项能力”,取得“八个突破”。
  突出“一个目标”,就是确保市属国有经济平稳运行,为服务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加强分析研判。指导企业加强对经济形势和所在行业、市场趋势的分析研判,提高市场预测和应对能力,适时调整市场经营策略,努力实现保增长、保稳定的目标。二是狠抓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围绕年度预算目标,抓好生产经营活动,拓展利润空间,着力降本增效,严格控制成本费用。三是重点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做到“四个推动”:推动国资收益更多地支持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推动市属国企之间资金资源的协同运用;推动企业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各类直接、间接融资手段筹措资金。
  提升“八项能力”,取得“八个突破”,具体来说就是:
  (一)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在创造“深圳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围绕创造“深圳质量”,把握市属国有经济的特殊使命,做到三个“高质量”。一是高质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地铁三期工程、机场T3航站楼、沿江高速、港口码头、天然气储备库、深圳湾科技生态城等市政府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市属国企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积极发挥协同作用,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基础设施项目,为特区打造优良的引资营商环境。二是高质量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针对投控、地铁、特区建发三家公司承担各具特点的使命,认真研究建立一套政策与资源配置到位、项目与资金保持平衡的可持续运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更好地发挥国资国企市场化运营优势,圆满完成市政府部署的投融资任务。三是高质量完成《政府公共服务白皮书》任务。提升水电气、海空港、公交等各项服务水平,抓好“米袋子”、“菜篮子”民心工程,为市民提供一流的公共服务产品,为建设和谐幸福社会贡献力量。
  (二)提升战略管理能力,在落实“十二五”规划上取得新突破。
  把战略管理能力作为提升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的基础,做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规划的战略性。以“十二五”规划为纲领,着眼长远、前瞻谋划,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链整合工作,把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统一到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方向上来,真正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着力提升持续竞争能力,培养行业领军企业。二是突出规划实施的刚性。2012年是规划项目落地较集中的年份,要推动企业年度预算与规划目标相结合,通过规划和预算的“双重刚性”,促进市属国资国企“十二五”规划和各企业“十二五”规划的落实。三是突出制度安排和能力建设。五年规划确定了企业战略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必须用刚性的制度加以约束,不因企业领导人变动而变更。要认真落实规划实施方案,加快建立起规划的年度跟踪督导、中期评估调整和总体评价机制,确保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要推动企业将日常经营管理同规划实施相结合,构建起战略管理的支撑体系,强化规划的执行能力。四是突出对标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一流企业是“十二五”规划和对标工作的共同任务,要深化对标管理,加强工作考核,提高企业董事长对年度对标工作方案和对标工作滚动计划的重视程度,与规划目标衔接,争取任期内取得明显成效,不断缩小与优秀企业的差距,提升行业竞争力。
  (三)提升顶层设计能力,在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
  依托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拓展发展空间,推动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做到“四个加快”。一是加快完善自主创新机制。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扶持奖励政策,促进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和价值创造,鼓励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向自主创新骨干人才倾斜。二是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企业实现自我提升。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发展,培育可持续可复制的盈利模式,鼓励优势企业稳健“走出去”、实现外溢型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发起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重点扶持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围绕企业主业,向产业链上下游高附加值的领域延伸。同时,推动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四是加快在金融业领域实现做强做优。继续壮大证券、创投、担保等优势企业的实力,积极探索介入专业性金融领域。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加大并购重组力度,加快推进联交所、全国性农产品电子交易所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参与组建我市新的专业金融机构。
  (四)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在推动国资跨越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要把资本运作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跨越发展的关键手段,做到“六个加大”。一是加大资本运作规划和实施力度。有序推进今年确定的资本运作项目,继续推进直管企业股份制改革与产权主体多元化,逐步实现从资产管理向股权管理、价值管理转变。二是加大上市力度。加强上市资源的梯队培育工作,加快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进一步提高资本证券化率,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做强做优。三是加大资本运作创新和融资力度。积极采取定向增发、可转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多种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运作方式,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四是加大市值管理力度。利用市属国资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资源,充分发挥资本运作专项资金作用,推进上市国有股权动态管理,有效开展市值管理,提升境内外上市公司价值。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形象和品牌,推动企业向价值创造转变,优化投资者关系,增强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功能。五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推进同质资源的整合,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进一步缩短企业管理链条,加强辅业剥离,突出主业发展。六是加大基金筹建和运营力度。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各类产业基金及并购基金的筹建、募集和运营,增强市属国资的杠杆放大效应和影响力、带动力。
  (五)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在推进企业科学管理上取得新突破。
  要把管控风险放在今年工作中一个更加显要的位置,做到“三个有效”。一是有效管控财务、投资等重要风险。密切关注企业财务状况,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资金链断裂。坚持审慎投资,结合经济形势和资金情况调整投资计划,把握投资节奏,合理安排投资进度和规模。二是有效推动风险管控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系统梳理各类风险点,提高风险辨识、评估、防范和应对的能力。三是有效发挥风险管理报告制度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和重大风险专项报告制度。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监事会、财务总监、审计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有效管控并着力化解风险。
  (六)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在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要把持续创新能力作为市属国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做到“三个深化”。一是继续深化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改革。坚持管理与选配并重,深化“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深入总结“1+5”文件试行的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修订建议,进一步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相关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对企业党委领导人员的考核评价,不断完善考核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企业领导人员后备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二是深化董事会建设。加强对董事会和董事的考核评价,不断增强董事会运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建立健全董事会建设的配套制度,加快推行董事会工作报告制度和外部董事述职制度,强化对外部董事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董事人才库建设,选好配强高素质的外部董事。强化对外部董事的培训和工作交流,不断培育民主开放的董事会文化。三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继续推动投控下属的划转企业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工作。巩固改革成果,防止旧的用人机制“抬头”,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切实形成优秀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环境。
  (七)提升出资人履职能力,在构建科学的国资监管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企业发展助力。一是推动国资立法工作。积极与市人大、市法制办等部门联合开展调研,学习借鉴湖北、山东等地的先进经验,探索制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明确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二是有效落实新制度。加快建立科学的分类监管模式,提高国资监管与服务的效率效能,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快修订企业章程与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实现与国资监管制度的统一协调,理顺国资委、企业董事会、党委会、经营层、监事会的责权利关系。三是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大力推进产权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产权管理方式变革。加强监督稽查,打造一支专业突出、原则性强、熟悉企业的两监队伍,有效发挥两监队伍的作用,增强监督效果。优化业绩考核指标,针对企业的不同特点,探索相适应的长效激励机制。继续实施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加强后评价成果应用,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效益。四是加强指导监督工作。研究制定指导监督区属国资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区属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建立起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指导监督工作体系,推动市属和区属国有经济共同发展、做优做强。五是加强国资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突出出资人机构主业的要求,以提升对国企改革发展的指导服务能力为目标,不断优化处室职能、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加大干部培训和挂职交流力度,选拔有事业心、能力强、年轻化的专业干部人才,增强国资委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
  (八)提升党的建设能力,在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上取得新突破。
  牢牢把握党的建设在国企中的独特优势,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新优势。一是做好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各项工作。按照市委部署,及时组织国资系统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确保国企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着力建设“为民服务示范点”,提高服务意识和效能。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推进公推直选和党代表进社区活动。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使之成为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三是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惩防体系建设为重点,构建廉洁从业风险防控体系,坚决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严防国有资产流失。认真开展廉洁从业教育,倡导廉洁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四是扎实开展扶贫济困活动。进一步完善廉江扶贫“双到”长效机制,以优异成绩迎接省市检查验收。做好对口援疆、贵州扶贫工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五是做好维稳安全工作。深化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应急保障。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大力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社会与企业的和谐稳定。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