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财务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深圳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3-11-13 09:37:40
人工智能朗读: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工作要求,按照《深圳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圳市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深圳智慧国资、智慧国企建设,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管理能力数字化发展,聚焦“组织变革、集约创新、开放共享、价值创造”等重点目标,努力争当全市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主力军、排头兵,结合市属国有企业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财务作为企业天然数据中心优势作用,实现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补齐发展短板,提高市属国企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财务数字化成为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注重科学统筹,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财务数字化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向纵深迈进,助力企业提升管理效能、降低经营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引领者、推动者。

  ——坚持立足实际,明确目标。坚持“因企制宜”建设原则,综合评估企业发展阶段、财务管理水平、数字化转型基础等因素,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确定建设内容,明确分阶段转型目标和核心任务,提升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坚持拥抱变革,守正创新。准确把握财务数字化发展的前沿趋势和脉络,建立对标世界一流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数字化改革创新长效机制,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技术工具等不断优化,推动财务数字化建设高标准起步、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

  ——坚持注重安全,自主可控。坚持把保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作为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强化自主研发能力,探索建立基于自主可控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财务平台,有效构建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三、主要目标

  自2023年起,至2025年,实现直管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战略全面落地,建立智慧、系统、深入、前瞻的数字化、智能化财务平台,依托数字化转型契机,全面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世界一流财务数字化管理体系。

  ——至2023年年末,直管企业形成清晰、详尽、科学的财务数字化转型规划和建设计划,财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及优化工作形成初步成果,搭建集团会计核算管理平台,建成覆盖全级次企业、功能相对完善、系统集成性强、一体化程度高的财务信息系统,力争实现15家直管企业与市国资委财务报表系统直连,形成3-5家在数据资产管理和财务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落地成果多、转型进度快的标杆企业。

  ——至2025年年末,直管企业财务数字化发展转型成效凸显,全面建成全集团统一的涵盖核算、资金、全面预算、成本管理、税务管理、风险管理、经营分析等功能的企业财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全部直管企业与市国资委财务报表系统直连。各企业数据治理体系更加成熟完善,普遍构建起集约融合、充分共享、安全可控、高质易用的数据资产,财务对业务经营与战略决策的赋能作用充分体现,形成一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工程和示范项目,8-10家直管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成为全国标杆。

  四、重点任务

  (一)聚焦组织转型,重塑高效专业的财务数字化运营体系,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管理

  1.建立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一是将财务数字化转型定位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财务部门分管领导和信息部门分管领导主抓、多部门多层级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确立分工明确、协同发力的管理机制。明确财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以及相关业务部门在财务数字化建设中的职能边界和职责权限,建立跨部门工作协作机制,保障财务数字化高效、平稳、有序推进。三是构建常态长效的创新保障机制。健全激励配套措施,将财务数字化建设纳入各级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加大投入力度,原则上2023—2025年期间,市属企业每年财务数字化投入不低于企业整体数字化投入的30%。

  2.着力提升企业数字化组织能力。一是探索建设新型数字化管理组织。塑造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组织能力,探索建设数据管理中心、调度指挥中心、经营展示中心等新型数字化组织,推动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提升高效运转和快速响应能力。二是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管理效能。把财务数字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上,围绕企业重大战略、解决重大问题目标,从共识高、需求急、见效快、影响大、易复制、基础性、关键性的业务场景、服务流程、技术环节入手,统筹谋划,有针对性利用数字化工具深化财务监督、财务管控、财务赋能,提升管理效率效能。

  3.深化财务部门数字化转型。一是推进财务组织架构扁平化。坚持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管理与因企制宜、因业制宜相结合,加强集团财务管控,进一步优化下属企业财务机构人员及管理层级,对不同类别子企业探索差异化管控方式,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二是开展专业化分工实现职能优化。整合可规则化、标准化的财务工作,积极推进共享模式和流程再造,助力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配置优化。推动财务人员工作重心由核算向运营管理、决策分析转变,加快形成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发挥人员最大化价值,促进传统财务走向战略财经。

  4.探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充分考虑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管理现状、发展需求等因素,综合评估财务共享模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具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条件的企业,深化对财务共享理念、模式认识,配备必要人力,保障资源投入。加快落实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切实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服务、会计监督与会计信息质量改善等功能。已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企业,进一步提升共享中心价值创造能力,推进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与技术应用持续创新。充分整合内部信息资源,为前端业务财务提供更多高质量数据资源和数据服务;发挥战略财务支撑导向作用,实现对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的有效把控。持续推动财务共享智能化发展,探索拓展增值服务,真正实现财务共享中心由成本中心转向企业的利润中心。

  5.构建符合管理需求的财务数据中心。一是明晰财务数据治理规则。紧紧围绕财务数字化转型目标和业务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数据治理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估办法,形成数据治理路线图、时间表,有效解决数据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二是加强数据质量管理。落实“一数一源一标准”,形成全集团统一的财务数据编目。遵循源头治理、闭环管理原则,建立从数据采集、流转、加工、使用的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有效保障数据资源安全、高效、合规、便捷使用体验。三是充分发挥财务数据中心作用。探索财务数据管理中心建设,强化财务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意识,配备财务数据质量管控、业务需求分析、数据产品服务等专职岗位,提高财务数据高质量供给能力,为促进数据有序流通和快速共享、盘活数据资产价值奠定基础,推动从账务集中处理中心向企业数据中心演进。

  (二)坚持技术创新,建设集成互通的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穿透式全过程管理

  6.推进财务标准化建设。一是做好财务标准化顶层设计。制定财务标准化建设方案,建立规范业务流程体系,实现财务智能化、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二是完善财务数字化管理制度。根据财务数字化管理职能定位,依法依规、全面规范制订财务数字化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有关财务制度,不断夯实管理基础。三是重点落实会计核算标准化。遵循会计准则和外部信息披露要求,统一集团会计科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构建规范化的财务报告体系,持续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四是推动流程操作标准化。制定核算手册、系统操作手册等规范文档,明确财务处理工作程序、关键控制环节,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固化操作规则。

  7.优化会计核算系统。一是整合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等信息系统。高效整合财务数据,实现集团公司与各级分子企业财务信息“纵向贯通”,破除数据交互障碍,提升集团信息获取和综合管理能力。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建立全集团统一的、覆盖所有分子公司的一体化财务核算系统。二是推动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自动化。加快智能化财务核算系统建设,推动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合规、配置灵活、数据透明的合并报表系统,实现合并报表自动出具、财务信息动态披露,提升财务快报准确性、时效性。

  8.加快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一是打造财务管理一体化平台。建成财务管理系统门户,统一登录入口,实现全业务模块信息化集成。根据企业实际管理需求,扎实推进预算管理、资金资产管理、成本管理、管理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绩效管理等财务管理系统建设,有效利用财务数据服务企业整体战略,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目标、预算、控制与评价的财务闭环管理。二是全面实施业务流程线上化信息化。有序推进合同管理、报账、电子影像、电子档案、发票管理等财务运营系统上线,推动费用报销、采购到付款、销售到收款等财务流程实现全面线上化,发票单据等财务凭证从实物管理转向数据化、无纸化管理。

  9.夯实业财数据交换共享基础一是汇聚数据资源,夯实数据底座。聚焦业务需求导向,加强数据仓库建设,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全量采集、有效整合和安全存储,为财务数字化转型构建统一管理、集约共享的数据底座。二是提升数据资产共享能力。加强业务、财务数据资产发布管理、数据资产统计分析、数据资产共享管理、数据资产检索管理等过程管控,为实现企业内外部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奠定基础。三是优化数据计算处理手段。以业务应用为抓手,以数据建模为载体,探索利用算法实现内外部数据处理智能化,支撑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价值深度挖掘和联动分析,帮助决策层理解数据,了解业务本质,助力科学决策。

  10.深化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一是推进业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把业财融合的要求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加大业务系统规划建设力度,加强财务部门参与业务系统深度,推动财务系统与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信息系统兼容互通,打通合同、资金、结算、税务等业财流程,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全过程信息监控和全级次穿透式管理。二是推动财务深度融入业务价值链。及时将年度预算目标编制、过程控制、滚动调整下达各部门、各层级,实现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价值链精益管理,构建业绩预测、成本管控、资源配置、项目管理等数据模型,深度赋能业务。三是推动内外部系统集成互联。探索直管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与国资监管部门、税务部门、银行、客户、供应商等外部机构实现信息对接,持续加大与市国资委财务数仓互联互通,提升财务系统开放性、交互性、协同性。

  (三)挖掘数据价值,打造智慧前瞻的财务数字化应用生态,实现智能决策和风险预警

  11.提升财务自动化运营水平一是深化流程自动化在财务领域应用。鼓励使用财务机器人、光学字符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自动语音识别等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构建覆盖凭证智能识别、智能填单、智能财务审核、发票自动查重验真、自动化纳税计算与申报、自动化核算与报表出具等多元化场景的智慧财务运作体系,建立人机高效协同的新型财务工作模式。二是深化银企直联。建立集团总部与银行总对总对接机制,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探索建设跨账户、跨单位、跨层级、跨区域的资金池,推进企业资金系统直接链接银行金融服务,实现一键发起采购支付、收款查询以及报销代发等功能,助力降本增效、高效协同。

  12.加快建设智能辅助决策管理应用。一是形成可视化管理展示平台。以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为抓手,以业财大数据动态监控为主线,建设“千人千面”智慧展示屏,形成覆盖销售分析、成本费用分析、资金分析等多项重点管理领域的经营分析主题。二是强化智慧大屏经营分析穿透可视。实现全集团各类经营数据获取、追溯与整合,实现财务分析、行业对标、趋势预测、绩效评价等决策支持功能。利用可视化工具打造一体化数据分析平台,为集团总部、主要职能部门、子公司等各级管理层提供针对性的数据结果和分析报告,构建智慧决策大脑,推动财务从静态目标管理向动态运营指导转变。

  13.夯实数字化财务风控基础。一是提高财务风险防范准确性。细化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管控措施,实现财务内控标准化、流程化;通过系统内嵌合规审核标准与内部控制规则,智能识别潜在风险事件,实现财务风险事前异常捕获与预警、事中监督控制与校正、事后追踪评价与考核,有效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二是完善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构建及时、快速、全面、多维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利用数字化手段,重点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建立风险量化评估模型,构建企业风险精准画像,健全动态分析研判机制,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提高风险识别、预警、管控、处置的智能化水平和决策效率。

  14.链接应用场景助力价值创造。一是创造增量财务价值。逐步拓展全面预算、司库管理、审计管理、税务管理等智能场景,实现前瞻性预测分析及监控预警等需求,发挥数据资产和场景优势,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从事后反映、监督向事前计划、预测、控制、决策转变,重塑财务管理职能,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重要转变,深化智慧财务赋能。二是打造数字经济良好生态。探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手段,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立足主责主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借助数字化管理手段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5.推进企业云平台建设与应用。一是推动基础设施云化。充分利用和发挥云平台的灵活部署、实时升级的优势,推动建立稳定、高效、快速的数字云平台,为财务数字化转型提供开放统一、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服务奠定基础,进一步优化信息化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因地制宜稳妥部署。做好服务商、实施商选定工作,确保技术先进、架构科学、功能强大、运行可靠、安全可控。切实做好云平台部署和改造的可行性研判,统筹考量业务规模、实施成本、信息安全要求等因素,确定适宜的部署模式和架构,稳妥有序推动财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向云端迁移。

  (四)培育转型动能,构建长效赋能的财务数字化保障机制,实现人才引领和结果运用

  16.深化认识稳步推动工作落实落地。一是营造财务数字化转型良好氛围。强化财务数字化转型理念宣传,引导各层级人员充分认识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重要意义和工作内容,逐步形成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驱动决策的数字化意识与素养,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二是组织开展财务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各企业应加快对下属分子公司财务管理状况集中诊断与评估,选取财务管理基础扎实、转型需求迫切的分子公司开展财务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建设思路,推广建设经验,实现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平稳有序、高效推进。

  17.培养素质优良财务数字人才队伍一是分层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多方式、多渠道加大财务数字化人才培养力度,构建符合业务需求的分层培养模式,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财务数字化管理、应用、技术人才队伍,直管企业集团本部从事财务数字化工作人员占集团本部财务部人员比重原则上不低于1/5。二是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着力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的财务复合应用型人才,积极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争当数字化转型引领者,提升财务价值创造能力。

  18.推动建立财务管理能力评价机制。一是开展重点领域管理评价。以财务数字化管理水平为评价核心,建立健全管理评价体系,重点关注数据资产管理、数字化应用、业财融合水平等。科学设计评价指标,分类、分级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着力查找不足和存在问题。二是健全评价工作闭环机制。定期以财务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科学评估、总结转型工作经验、不足及成效结果,深化评价结果应用,以评促改,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

  19.强化数据安全防护。一是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实施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完善数据安全制度规范和配套措施,加强数据应用管控和安全管理,确保数据依法合规使用,严防数据泄露和滥用。二是提升网络安全综合防御能力。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信息安全保密规定及技术规范标准,持续提高网络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强化全员信息安全意识,提高核心数据保密、办公安全防护意识。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和关键敏感信息的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选择系统开发、项目实施和运行维护单位,并签订保密协议,做好保密工作。

  20.切实抓好系统运维和升级服务。一是加强系统运行维护。定期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做好系统问题排查、记录、解决、跟踪管理服务,制定系统数据备份、恢复、迁移等全链条处置策略,保障财务信息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二是提升系统稳定性和拓展性加强系统架构设计和配置管理,有效支撑企业业务管理活动的拓展,针对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需求,做好持续改进与优化工作,增强系统的兼容性、适应性和扩展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