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埃菲·杰曼诺夫到知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一个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大咖纷纷加盟深圳深圳坚持党管人才、创新驱动,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正如埃菲·杰曼诺夫感慨的那样:“政府对人才的支持力度是深圳多样化和全球化的原因。我从没见过哪座城市拥有像深圳一样的支持力度。
坚持党管人才 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人才工作格局
深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抢滩布阵”,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人才工作格局,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赢得主动和先机。
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圳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机制,市委主要领导带头示范,以抓顶尖人才引进、重点人才项目、重大人才政策、政治引领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调查研究、协调联动、督促考核三项机制,推动各级“一把手”亲自抓人才工作。
为落实中央破“四唯”要求,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形成“引育并举”的人才政策体系。不仅以杰出人才、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基础研究人才等15个培养专项为核心,对潜心从事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或核心技术攻关的科研人员,给予长期稳定支持,还由“以帽取人”向“以岗择人”转变,将“按帽论价”转化为贡献导向的长期激励。对于市场指挥棒发挥作用明显的竞争领域,建立“创新成果越多、经济贡献越大、奖励补贴越多”的持久激励机制,优化升级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扩大优质实体经济企业高精尖缺人才覆盖范围;对于政府主导投入为主的非竞争领域,支持用人主体设置特聘岗位,自主评聘高精尖缺人才。
聚焦干事创业 搭建更多开放引才的平台载体
“在深圳,你的技术可以落地,你的梦想可以实现。对科技人才来讲,没有什么比梦想得到实现更重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双博士,深圳市绚图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林海晖,谈及深圳的吸引力时如此说道。
干事创业,实现梦想。为提升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力,深圳搭建更多开放引才的平台载体。推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加速推进,全市创新载体超3000家。聚焦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深圳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挂牌成立13家诺贝尔奖(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等,推动“以会引才”“以赛引才”。加强与香港互动、融合,在河套地区发布联合引才政策包,共同引进境外顶尖科学家,探索“身份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的海外引才用才新路径。
去年10月,在韩国举行的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来自深圳技师学院的选手陈新源、罗凯分别夺得云计算和3D数字游戏项目决赛的桂冠。这是中国代表队首次在这2个项目上摘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也是深圳选手首次摘得世界技能大赛的金牌。
深圳围绕紧密协同产业链、创新链,充分发挥人才链的支撑作用。2019年,评选产生首批8名杰出人才培养对象。实施“技能菁英”培养计划,在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获5金2银1铜,2人获人社部“中华技能大奖”,84人获人社部“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引进清华大学郑泉水院士,建立深圳零一学院,培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引进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建立深圳科创学院,培养拔尖创业人才。开展百万人才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行动,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需要,用好用活高层次、专业性、实用性、紧缺类等广大人才。
加强精准服务 着力营造人才向心、安心、归心的良好环境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深圳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才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营造人才发展“好环境”,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大展其长、实现抱负。
——让人才“心有所向”。设立市人才研修院,打造人才国情研修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举办 “向党学创业、向党学管理”示范研修班,从百年党史汲取精神养分,为人才思想铸魂、事业赋能。
——让人才“心有所安”。向高层次人才发放“鹏城优才卡”,人才凭卡可直接办理便利服务。投入1000亿元设立人才安居集团,专责筹集建设人才住房。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市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为初创期、种子期人才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让人才“心有所归”。以立法形式在全国首设深圳人才日,创办“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营造礼遇人才的城市氛围。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湾畔建成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展现尊才、爱才、敬才的诚意和温度。发布全国首个国际人才街区地方标准,不断优化让人才“近悦远来”的服务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