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国际)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深圳国企改革“1+12”文件精神,以依法合规经营为目标,以防范化解风险为主线,全面推进依法治企,通过加强领导、健全体系、强化内控、定期排查、严格考核,有效防范了重大经营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19年一季度,深国际流动比率2.76,同比上升39%,资产负债率45.44%,同比下降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1.47,同比上升116%,经营更稳健,盈利更出色,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一)以“三道防线”为核心,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深国际根据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全面风险管理规定》进行实时修订,强化风险管理职能,构建了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风险为导向,风险报告为载体,风险清单为抓手的三级风险防控体系。各附属企业和业务部门是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以内部流程控制为基础,实时自我评估为手段,按季度全员参与风险点的识别,主动采取措施化解风险,突出风险堵截作用。风险管理部等总部职能部门是风险防控第二道防线,通过制定风控标准,对重点领域、重点业务、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建立风险管控清单,明确责任分工,级级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突出风险排查作用。审计、监察等稽核部门是风险防控第三道防线,通过不定期检查等方式,监督风险措施落实整改情况,对损失进行认定并进行责任追究,实现风控闭环管理,突出风险监督作用。
(二)以“三个组织”为保障,推动风险防控高效运作。深国际根据行业特性和企业发展现状,在原有董事会审核委员会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了独具特色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一是财务总监组织保障。全面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对所有附属公司财务总监实行统一任命、统一考核、统一管理。财务总监以财务总监工作指引和各项风险防控标准为标尺,对企业重大经济活动决策的合法性、合规性、风险性、效益性进行把控,严守风控底线,并通过月度报告予以汇报,多角度提升了风险信息传递的全面性。二是风险委员会组织保障。在总裁办公会下设立风控委员会,负责统筹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风控委员会设立以来,公司累计召开11次风控委员会专题会议,控制和化解遗留及突发风险事件7宗,收回逾期应收账款约2.16亿,提出风险提示和内控完善建议共53项,消除风险隐患点13项。各级单位沟通协调更加顺畅,风险化解效率显著提高。三是工程监管中心组织保障。深国际成立工程监管中心,出台“1+5+1”工程监管类制度文件,推行集团建设工程项目集中监管,对工程项目“设计、估算、概算、预算、变更、结算”等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对关键节点进行审核和备案,强化安全生产,规范招标采购。集团系统内累计召开各级安全会议729次,三级安全教育培训369场次,开展各类安全检查1404次,排查隐患1307项,已完成整改1283项,剩余24项正在有序落实。
(三)以“利益捆绑”为抓手,织牢重点领域风险防护网。为防范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投资领域风险,深国际坚持“权利和责任对等、激励和约束并重”原则,推行投资项目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方式主要有风险责任金和虚拟跟投,一般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审核时须配备激励与约束方案,做到“事前设指标,事后严考核”,通过与核心骨干员工进行利益捆绑,实现风险共担。机制运行以来,已有9个项目配备了激励与约束方案,其中1个项目已完成了考核评分,予以发放了实际奖励,在控制投资决策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了投资项目质量。深国际将不断完善利益捆绑机制,适时优化调整投资激励与约束制度,织牢织密重点领域风险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