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新民村地处上莞小盆地中央,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较落后,村经济产业产值薄弱,曾经是广东省定贫困村之一。自2016年起,市属国企深国际、深高速根据新时期脱贫攻坚部署,对口帮扶新民村。历经两批扶贫干部的努力,通过跨村发展“飞地产业”,突破了地域、资源局限,为贫困户脱贫奔康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对口帮扶以来,新民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2416元,比2019年广东省定人均脱贫线8266元超出了50%;村集体收入较2016年增加10倍,达到35.7万元。2019年底,62户145位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增强,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赞扬。2020年获评河源市文明村,多次作为先进典型传授经验成果,得到了央视、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宣传。
扶志扶智 多管齐下寻致富良方
2016年11月,帮扶单位出资235万元,购买82亩位于仙湖村的茶园,成立了茶叶合作社,作为新民村实现经济“造血”的飞地。
为持续提升茶叶合作社的经营效益,工作队和村两委会对上莞仙湖茶进行分析研究、撰写文案、代言产品,较大地提升市场对“仙湖玉露”品牌认可度。工作队还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为仙湖茶叶的种养植与病虫防护“把脉问诊”。
今年,在河源大部分地区茶叶减产的情况下,新民村由于按照专家意见采摘安排得当,不仅维持了原有产量,价格也持续坚挺。预计2020年茶叶合作社将取得最高的营业收入,实现超额分红,四年累计分红将超过100万元。
扶贫先扶志。为了持续提升村民勤劳致富的能力,工作队通过举办培训班、带贫困户参加招聘会、纳入茶叶合作社务工、召开思想动员座谈会等多种途径鼓励贫困户积极就业。
党建引领 完善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工作队驻村以来,通过建机制、强班子、管长远,给新民村治理带来新的变化。借鉴深高速周例会制度,结合实际支持出台《新民村党建制度汇编》,开展“每周一学一会一议一练”,做到日常工作、村民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施党建引领“1+N”增红行动计划,开展“共建、共管、共办、共享、共创”活动,建设新民村扶贫展厅、红色展厅、党建长廊。从“抓制度立规矩”入手,带动村两委和相关部门加强合约管理、施工管理,确保施工现场计量和签证按规定程序做到位。
勇担使命 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了解到贫困户受疫情影响较大,存在返贫风险,工作队和村两委研究制定了公益性岗位安置和推动有意愿的劳动力尽快外出就业的实施方案。申请帮扶资金30万元,配合乡村振兴和村内环境整治、清洁卫生、维修维护的需要,针对性地设立公益性岗位,共计安排7名贫困户就业。引导贫困户多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工作队积极奔走,在东源县人社部门的协助下,安排贫困户及未就业青年村民到东源县工业园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