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经理进修学院28年为西部地区培训干部人才4.75万人
信息来源:深圳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1-11-10 10:41:37
人工智能朗读:

  深化东西部协作干部培训,为西部地区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是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作为深圳扶贫干部培训的一张名片,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所属单位深圳市经理进修学院(简称“经理学院”)自1993年来持续28年开展东西部协作干部培训,充分发挥干部培训的特色及优势,成为展示深圳先行先试实践做法的窗口,截至目前已为西部地区培训了4.75万名各级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深入精准调研,靶向培训讲授深圳经验

  深圳市对口帮扶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有差异性,因此干部培训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经理学院根据全年培训计划要求,详细调查培训需求。

  经理学院尤其注重结合地区年度中心工作及重点任务,以参训干部岗位需要、能力需要为切入点,兼顾开阔视野和能力提升、强调观念更新与思路启发,科学规划、设计培训日程,针对性地选择师资、现场教学点,在精准施训上下真功夫。

  今年9月,三场“2021年东部城市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专题培训班同时在经理学院举行,参加培训的150名干部大多数是来自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市,培训分别聚焦“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主题,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称赞。

  提高政治站位,与时俱进服务发展大局

  创办扶贫干部培训模式,是深圳在全国的率先之举。1993年,深圳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在给予强有力物质支援的同时,由经理学院承办扶贫培训,在库区培训人才,实施智力扶贫。

  据统计,仅在1993年至2004年间,深圳市扶贫基金为中西部地区和其他欠发达地区培养党政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共约19000人。这个培训数字占了全国扶贫培训总量的五分之一。

  今年是“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开局之年,乡村振兴专题及相关课程成为今年项目的重头戏。今年10月,来自甘肃、广西、贵州等地区的150名学员分别在经理学院参加了专题班培训。在专题设计上,经理学院注重以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一线干部的工作实践经验、成功的产业帮扶案例、基层干部行政能力提升为重点教学内容,结合参训地区工作实际和参训干部工作岗位实际展开教学。

  创新培训形式,互动式提升培训成效

  经理学院围绕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成果导向的精准培训要求,激励引导学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聚焦问题解决思路,确定解决方案总体框架,促进形成能够指导实践操作的政策性文件,成效明显。

  在相关课程设计中,经理学院充分注重以特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先行先试经验为引领,有效帮助参训干部“沉浸式”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思维、拓宽思路。

  经理学院以深圳40年改革创新成果为教学资源,输出深圳的经验与做法,有600门体现深圳特色的具体课程组成的30余项培训专题以及与之对应的100个现场教学点,构建起充分具备院校特色、深圳特色、创新特色、实践特色的自有课程体系。

  以培训为纽带,助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理学院一直注重发挥干部人才教育培训服务平台优势,依托深圳及珠三角地区产业、企业、专家人才资源,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产业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接洽联系支持,与中西部地区展开深入合作,为当地提供智力支持和产业人才资源对接平台。

  今年9月30日,四川广汉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经理学院挂牌成立,将作为广汉及广汉人才政策、产业政策在深圳的宣传窗口,高端人才和知识产权引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产业引进的平台。

  结合项目要求和参训人员情况,经理学院邀请优质专家师资讲学,精选现场教学场所,助推专家和受援地对接、受援地产品和深圳市场对接。

  2018年,百色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赴海吉星现场学习,参加学习的产业大户同海吉星批发市场签订了农产品销售合同。基于区域互动推进产业资源对接思路设计的培训变平台,收效显著。

  28年来,因务实培训的项目操作理念和特色鲜明的教学安排,经理学院也被中西部地区广大参训学员誉为“改革开放的讲习所”。未来,经理学院将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实践作为教学培训特色资源,持续为西部地区干部人才培养铸魂赋能,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