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繁忙机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空港枢纽之一,深圳机场肩负服务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近期,深圳机场多措并举促进航空物流生态持续优化,带动机场国际货运业务大幅增长,多条国际航线先后恢复运营,服务深圳企业和产业“走出去”,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全力构建一流航空物流生态
加快打造“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今年前11个月,深圳机场联合国内外航司新开了河内、多哈、纽约、莱比锡、班加罗尔、利雅得等6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密洛杉矶、胡志明、大阪、首尔、河内、吉隆坡、伊斯坦布尔、莱比锡、克拉克、曼谷10条国际货运航线;国际及地区货运通航点达35个,通达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货运航线通航点增加至57个。目前,在深圳机场运营全货机货运航线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到28家,其中包括新引进的卡塔尔航空等全球巨头,顺丰航空、DHL、UPS等基地航司今年也在深圳新开和加密了部分国际货运航线。
创新政策精准服务产业。近年来,深圳机场加强对本地重点产业和企业物流需求调研,加大安保和通关政策创新,从运力、政策等方面精准服务,全力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稳定,服务深圳企业和核心产业“出海”需求。在航空安保方面,已累计实施6项行业货运安保试点项目;针对本土高新技术产业的高价值货物,创新实施已知来源货物差异化安检,已安全保障超1万余种型号、2.5万余吨含锂电池、冷链类医药类货物运输;开通一般进出口(9610)、B2B直接出口(9710)、出口海外仓(9810)、网购保税进口(1210)四种监管模式,实现跨境电商全模式运行;创新实施快件中心“海运接驳”模式,入境快件可通过“跨境海运+内地接驳货车”的方式,满足跨境货物运输需求。
物流基础设施供给全面提升。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围绕“城市+产业”未来发展流通需求,加快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启动了总投资超50亿元、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的8个物流设施项目规划建设工作,所有设施建成启用后,将新增年货邮保障能力超150万吨。今年完成了国际货运村一期改造并纳入海关监管区,国际普货保障能力每年提升10万吨,海关查验整体耗时缩短约90%,货物周转效能提升45%,实现了机场货站通道化,释放场站空间1600平方米,货站保障能力从550吨/天提升至800吨/天。由海关监管区近1800平方米仓库改建的深圳机场国际货运阴凉库正式启用,机场生鲜冷链货物处理能力提升至目前的三倍。加快推进原国内货站场地设施改建为国际货站二期,改造完成后将新增国际普货处理场地面积1.8万平方米,年保障能力将达到11万吨,预计2023年年中投产。届时,深圳机场国际货运年保障能力将达到60万吨。
今年前11个月,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量同比增长21.1%,自2020年以来,有望连续第三年实现超20%的增长。
今年已恢复8条国际客运航线
近日,“深圳-特拉维夫”航线恢复运营,该航线是2020年以来中国内地第一条复航的以色列直达航线。今年以来,深圳机场结合市场需求,联合国内外航空公司已先后恢复了8条国际客运航线运营,全力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深圳企业和产业更好“走出去”。
更好满足城市和产业发展需要。此次恢复的深圳至特拉维夫航线每周往返一班。该条航线作为中国内地第一条复航的以色列直达航线,主要是服务城市和产业发展需要。特拉维夫被誉为“中东硅谷”,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现代农业、航空等方面独具优势,与深圳的产业关联度较高,深圳不少企业与该城市存在商务交往需求。
全力做好国际航班恢复服务保障。今年以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民航局统筹安排下,深圳机场联合航空公司已恢复8条国际客运航线运营,同时深圳至东京、首尔、新加坡、曼谷、金边等国际客运航线进一步加密。截至目前,深圳机场共运行至洛杉矶、温哥华、约翰内斯堡等12条定期国际客运航线,覆盖美国、加拿大、南非等12个国家,每周国际客运航班量同比去年增加近一倍,与深圳产业高度关联城市的连通性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通道加快构建,为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搭建了空中通道。
发达的航空运输能力和临空经济是世界级湾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深圳机场将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物流业务发展,在客货运输、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方面展现国企责任担当,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机场群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