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深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以下简称“机场保税中心”)一、二线进出口货值总计211.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5%。其中,一线进出口货值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7.6%,在全国已封关运行的85个保税物流中心中位列第一。
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外向型”引擎,今年以来,机场保税中心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空港口岸功能,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完善通关政策、拓展新业态,形成立体化保税物流体系,吸引一批行业龙头供应链企业入驻,单位面积产值居全国保税物流中心前列,已形成高产出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12大类业务构建完善业务体系
作为服务临空产业经济的海关特殊监管场所,机场保税中心自2010年封关运作以来业务量保持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已累计实现进出口货物总值超1700亿美元,年进出口货值从2011年的49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3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0%,较好地满足空港临空保税功能需求。
近年来,机场保税中心不断完善保税业务通道体系,已建成与海陆空铁全类型口岸进出境、与国内各主要保税区域“仓到仓”流转、与上下游工厂高效配送的立体化业务网络,可开展“一日游”、集中报关等共12大类业务。
依托深圳机场口岸优势,机场保税中心实现了“空港+保税”的港区一体化联动,通过实施“通关一体化”“舱单分拨”等便利化通关模式,机场保税中心与深圳机场以及国内多个机场间均可以实现货物高效、顺畅流转。
目前,机场保税中心港区一体化联动模式已推广至前海、南沙等多个区域内重点综合保税区,实现“机场空运资源大湾区共享”,更多货物经深圳机场口岸快速进出。同时,机场保税中心还打通了仓储资源跨区域流转通道,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内共16个保税区域间实现“仓到仓”流转,为生产加工企业各类产线物料跨区域自由流转、降本增效提供便利。
机场保税中心完善的业务体系吸引了一批现代供应链物流企业入驻,中心内13家保税物流企业为国内超1000家加工制造企业提供保税仓储及配送服务,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超过30家。目前,从产线订单下达到物料由机场保税中心送达产线最快仅需2小时,帮助加工制造企业实现“零库存”运作,高效满足企业产线物料需求。
10大功能实现产业“刚性需求”全覆盖
珠三角加工制造企业密集,区域内企业、产业所需的保税物流功能类型多、需求旺盛。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和产业发展,深圳机场联合深圳海关积极完善机场保税中心相关通关政策,优化业务运作环境,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机场保税中心根据企业需求,实现产、供、销全链路上各环节的配套服务。具备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所有保税物流相关政策功能,能满足企业保税仓储、出口退税等10大类功能需求,实现产业“刚性需求”全覆盖。推出“两步申报”、365天常态化预约通关等便利化通关政策,并针对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发展,从航线运力到配送等各方面提供便利,全力推进电子元器件国际集散中心业务在机场保税中心落地开花。
作为深圳电子元器件集散交易中心与“国际创芯港”项目的仓配中心,机场保税中心通过改变物流组织路径,帮助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打通国外直飞深圳空运通道,并通过区港联动、通关一体化等模式落地,助力进口电子元器件产品实现快速进出、及时配送,物流通关效率提高约30%。
机场保税中心良好的运作环境和服务吸引了科通公司等分销龙头企业进驻,带动业务量持续上行。今年前11个月,机场保税中心电子元器件业务进出口货值高达69亿元,已逐渐成为推动机场保税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目前,机场保税中心保障货物类型超八成为电子元器件类产品,电子元器件集散配送已初具规模、形成产业发展聚焦效应。
“保税+”新业态汇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近年来,深圳机场全力服务深圳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城市建设,发挥机场口岸和机场保税中心政策优势,积极促进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打造特色业务发展新名片。开通跨境电商网购保税“1210”业务后,多家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进驻。陆续开通退换货、保税仓直播、舱单分拨等新业务,更好地服务客户业务运作,破解跨境电商“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跨境电商商品“出得去、退得回”,促进业务实现规模化发展。
目前,机场保税中心跨境电商包裹数量已从最初的每月几百个攀升至单月最高突破12万个。今年“双11”期间,机场保税中心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出园包裹同比增长2倍,货物品类也从传统的美妆、保健品拓展至酒类、压力容器类等特殊品类,业务发展初具规模。
机场保税中心还积极对接周边产业发展需求,拓展电子雾化产品保税仓配、航材保税物流等新业态,未来还将充分利用冷链产业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会展产业区域配套资源,拓展冷链保税物流、“保税+会展”等区域重点业务领域,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和业务高质量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深圳机场正加快推进机场保税中心提容改造项目,未来两期改建工程完成后,设施规模有望达到15万平方米,为现在的近三倍,一、二线进出口货值有望增加至超300亿美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