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资委关于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政策咨询
信息来源:深圳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0-06-10 11:06:49
人工智能朗读:

  近年来,市属国有企业积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夯实财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在成本管控、信息化建设、财务绩效评价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深圳国资国企面临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等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深圳市属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指导企业加强价值管理,实现国资国企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导入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进一步完善市属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监管机制,强化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效、专业、智能的财务管理模式,促进国资国企资源集中、资金流动,增强国有资本价值创造能力,为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深圳国资从城市型、区域性国资向全国性、国际化国资转型。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全面构建适应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强国城市范例”新形势要求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财务管控能力和财务资源集团化运作水平大幅提升,实现财务管理制度化、专业化、智能化,把财务管理工作打造成区域性标杆。

  ——完善财务基础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工作基础管理,构建完备的财务监管和统计体系,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加强资金统筹管控,促进企业提质增效。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资金管理模式。聚焦主业经营,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构建高效资金服务体系。

  ——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增强国有资本实力。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新型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丰富资金来源,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

  ——支持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完善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体系,建设一流人才智库,促进财务人员在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打造财务共享中心。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企业信息资源共享。

  ——健全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权限清晰、职责明确的财务管理责任体系,加强资产负债约束,强化资金安全管控,实现风险预警动态监测,防范风险事件。

  ——强化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发挥效能提升作用。制定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制度,探索构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财务绩效评价效能。

  二、重点举措

  (一)加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各企业要做好现有财务制度的梳理、评估、完善和修订工作。新设企业应建立相应财务制度,落实各项实施细则,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合理有序、有章可循。夯实财务管理基础,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真实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不弄虚作假、粉饰经营成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2.构建高质量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发展质量、社会责任、科技研发等目标数据采集分析,彰显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效。做好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健全国有资产统计责任体系,建立统计数据质量问责机制,提高数据质量和时效。

  3.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编制流程,覆盖范围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明确各责任主体权责。推行战略规划、三年滚动经营计划和年度预算相结合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强化刚性约束。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各级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充分发挥全面预算在战略统筹、资源配置、监督考核中的统领作用。

  4.建立成本管控系统。转变成本管理理念,加强战略成本管理。实现成本核算管理向成本控制转变、成本经营性控制向规划性控制转变、产品制造成本管理向产品总成本管理转变、静态成本管理向动态成本管理转变。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成本管理目标和实际情况,在保证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选择适用适合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或综合应用不同的成本管理工具方法,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目标。

  5.深化出资人财务监管体系。持续深化监督与管理并重的财务管理模式,鼓励探索直管企业向下属二级公司委派财务总监或财务负责人模式,增强直管企业对二级公司财务监管力度。按照深圳市属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支持财务总监组织实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关问题质询等职权,指导和督促企业强化财务工作,维护国有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资金统筹管控

  6.提高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市国资委关于市属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按照资金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企业资金融通业务相关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积极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阳光、公平、有序地开展资金融通业务,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7.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合理安排资金计划,逐步加大资金集中范围,优化资金集中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资金集中度。充分利用财务公司、资金结算中心等平台,探索建立“司库”等现代资金管理制度,继续强化资金集聚效应与功能拓展。

  8.构建高效资金服务体系。加强资金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大直管企业间资金协同和统筹调配力度,提升资金管理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资本运作和结构优化等方面的保障能力。推进资金使用效率考核,制定资金使用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及行业特点严控低效业务资金支出,严格限制资金占用规模大、回收期长、回报率低、不符合本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大幅增加企业债务负担的项目投资。

  (三)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

  9.探索多元化融资途径。通过股权、债权等形式,不断吸收各类社会资金充实和补充实体企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通过上市、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股权融资,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充分利用债券市场,拓宽债券发行品种,积极开展以应收账款、租赁债权等财产权利,以及基础设施、商业物业等不动产或财产权益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业务,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探索企业与创投机构、科技金融服务公司等开展合作,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

  10.以金融创新助力企业发展。推动绿色金融创新,积极开展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租赁等新产品,拓宽绿色项目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项目风险。综合运用绿色债券、基金、股权等运作方式进行融资和再融资,借助绿色金融工具提升以及深化深圳国有企业在国内外的可持续发展形象,积极吸引国外绿色资本参与大湾区建设,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国企智慧。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用好专项债资金,助推重大项目建设,为推动经济稳定增长贡献国企力量。

  (四)支持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11.建设高素质财务人员队伍。坚持高标准“选才”、高规格“育才”、高质量“训才”、高要求“管才”的人才培养总体原则,优化财务人员结构,积极培养和引进业务精、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财务人员。建立以内部培训为主、外部培训为辅的培训机制,做到财务人员培训常态化,丰富财务人员培训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财务人员知识的前瞻性、专业性、连续性,更加适应新时代财务管理工作要求。

  12.建立财务人员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竞争激励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财务人员队伍。拓宽财务人员职业发展和晋升通道,探索财务人员层级管理,构建人才梯度。实现总部与下属公司财务人员双向流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人员横向流动。

  (五)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13.系统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各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做好与市国资委“智慧国资”信息化发展规划统一衔接,全面实施“智慧国企”战略。有序推进包括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集中、业财融合、过程管理等内容的信息化建设。财务信息化建设与业务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对接,打破信息孤岛,为业务活动提供增值服务。探索全覆盖、实时性、可监测的“业务+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系统的充分集成。

  14.加快建设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在线掌握本企业主要运行情况和关键数据,推动国资监管信息化和企业集团管控信息化协同发展,重点做好“三重一大”决策运行、大额资金支出动态监测、财务、产权、投资等应用系统建设,促进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管格局。

  15.探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以财务管理为基石,以信息化技术为抓手,逐步探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让财务共享中心成为企业财务中枢的“芯片”,实现财务管理职能向纵深发展,让财务在共享管理中实现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效能提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应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推进财务信息平台改造升级,为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做好充分准备。

  (六)健全财务风险防控机制

  16.加强重大财务风险防控。各企业要结合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等,加强重大经营活动、投融资、境外资产等重点领域的财务风险评估和监管,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方案。加强应收账款、存货等各项流动资产管理,加速资产周转,防止形成坏账损失;加强高风险业务管理,合理选择与运用金融工具,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参与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

  17.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的时效性。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把财务风险预警工作纳入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对财务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指标并采取应对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早化解,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8.高度重视资金风险。进一步建立风险评估常态化机制,重点关注资金、投资等重点风险领域和关键环节,防范发生流动性风险。优化融资结构,控制负债规模,加强负债约束。各直管企业资产负债率原则上不超过65%或不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确保资债结构稳健。

  (七)强化财务绩效评价管理

  19.实施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制定财务绩效评价管理制度,落实财务绩效评价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构建多渠道应用绩效评价结果的长效机制。加快开展绩效评价相关工作培训,注重财务评价基础数据,提高数据质量。准确选取合适的行业标准,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准确,更能反映出企业财务绩效指标改善状况。

  20.充分发挥财务绩效评价效能。对照行业评价标准,结合年度全面预算目标及经营成果,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横向纵向对比互为补充的方法,查找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业绩增长等方面的差距与薄弱环节,分析影响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绩效评价结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与企业财务监督、经营业绩年度考核、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等有机结合,形成客观、科学、公平、合理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发挥绩效评价“以评促管”的效能。

  三、工作要求

  (一)市属国有企业要紧随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发展、创新的步伐,按照国家统一财务制度,结合本意见合理筹集资金,控制成本费用,有效运营资产,规范收益分配,强化财务监督,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定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功能作用。

  (二)各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和财务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大力支持财务人员的工作,维护财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市属国有企业要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切实加强财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的财务制度体系,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