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丰区司法局不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整合多方力量,落实多项举措,打造“点、线、面”结合的普法新格局。
一是普法对象:抓重点,针对性开展教育。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群众等群体为重点普法对象,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活动。重抓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推动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各单位年终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紧抓住青少年这个“重点时期”人群。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组织开展模拟法庭、以案说法、心理教育辅导等活动,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法用法习惯,增强法治观念。全面开展“零犯罪学校”创建活动,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积极参与、指导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及依法治校工作,确保全区所所学校达到零犯罪、零辍学、零重大安全事故的目标。
二是宣传活动:抓主线,创新开展活动。成立盐城市大丰区普法志愿者大队和镇(区)中队;完善了“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体系。发挥“法律明白人”、普法服务小分队和普法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积极组织法律文艺演出等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满足群众的学法需求,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 集中开展“行青春路?圆法治梦”、“法润江苏春风行动”、“微信普法.四季护航”等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活动, 前三季度,共开展各类大型治宣传教育活动活动37场,印发资料约6万余份,开展街头法律宣传活动26场次,受教育群众达5万人次以上。
三是阵地建设:抓全面,扩大法治影响力。法治文化“321”工程任务全面完成,14个镇(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实运转。先后投入300万元建成区级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法治文化宣传一条街;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建成镇级法治文化阵地19个,总面积达10万㎡以上,村(居)级法治宣传阵地覆盖率达80%;村(居)法律图书角、宣传栏实现全覆盖。并在各村(社区)设立法律服务社,为群众打造了便捷、高效的普法“绿色通道”。将普法工作由“游击式”转为“阵地式”,实现了更好的法律服务全覆盖,更快、更全、更便捷的满足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构建形成了法律服务“便民、惠民”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