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源市龙川县黎咀镇联民村生态葡萄园,村民正在忙着剪枝享受着满园的春色。“再过几个月,生态葡萄园将要迎来首次收获,到时候忙不过来,得雇人一起干啦。”贫困户史大军笑着说道。
联民村生态葡萄园是深圳市国资委对口帮扶精准扶贫产业基地,该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种植“阳光玫瑰葡萄”,总用地面积约2.47公顷,种植面积1.33公顷,2018年初开始启动,至2019年10月底完成5个区44个温室大棚及配套设施建设,目前葡萄长势良好。
今年1月起,由深圳市国资委出资扶持成立的联民村大水坑种养专业合作社聘请深圳某专业公司,负责葡萄园的运营管理,并签订5年管销承包合同,每年按葡萄园产量的15%提取收益(从2021年后每亩保底收益1万元,每年收益不少于20万元)。“生态葡萄之所以生态,是因为喝山泉水长大的。”说起这些,深圳市国资委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陈远信是满脸的自信。他说,生态葡萄园区域的山头建有两个大水池,把周围山泉水引过来,利用微喷灌溉系统设备及时给葡萄园施肥、浇水。
鼓起的“钱袋子”让村民生活充满了希望。史大军的妻子是听障人士,家里有一个三个月大的孩子,还要照顾上了年纪的老岳父。2019年5月,史大军到联民村生态葡萄园工作,每月固定工资2600元。在帮扶单位深圳市国资委的支持下,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如今,他在家还养了鸡和鸭。年前200多只鸡卖出后,驻村工作队又在近期发放了一批鸡苗给他,让他继续养殖。
自2016年5月,深圳市国资委驻村工作队进驻联民村开展工作以来,实现了“村有产业基地、户有脱贫门路”,让贫困户端起“金饭碗”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