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资委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4-28 00:00:00
人工智能朗读:

  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市国资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扬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奋力拼搏、主动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为形成“三个优势”,取得“三个突破”。

  质量效益优势。截至2017年底,市区两级国企总资产26968亿元,净资产10586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56亿元,利润总额889亿元,上缴税金713亿元。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实现“四个翻番”,其中,总资产达25553亿元,增长125%;净资产9440亿元,增长4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05亿元,增长165%;利润总额862亿元,增长154%;上缴税金705亿元,增长171%。在全国37个省级监管系统中,市属国企利润总额排名第3位,净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排名第2位,质量效益保持全国领先。

  市场化改革优势。牢牢将市场化作为改革的主轴、方向和路径,改革深度、优势保持全国领先。建科院从转制科研院所成功实现IPO,为全国国企混改提供“精彩样本”。出台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政策,在企业范围、企业层级、持股对象、持股比例等方面为全国探索新路。在全国率先公开选聘专职外部董事,率先开展直管企业和中小企业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长效激励约束覆盖面、激励力度持续扩大。

  协同发展优势。立足国资“一盘棋”,推动国企紧密配合、互通有无、抱团发展,市属国企之间资金协同共计476亿元,与罗湖、龙岗、龙华、坪山、深汕特别合作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开展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城市更新、产业基金等重大项目,投资金额近1500亿元;组团赴雄安等地积极开展产业合作;协同在芝加哥、波士顿等地布局海外并购基金及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国资对外竞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显著提升。

  创新模式取得突破。大力实施圈层梯度推进战略,以“一区多园”为重要抓手,创新构建“科技园区+科技金融+上市平台+产业集群”商业模式。倾力打造核心、基石、卫星、辐射、海外五大圈层,梯度布局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全力塑造深圳园区品牌,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向外输出深圳园区商业模式,向内导入各圈层高端科技创新要素,培育集聚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资源整合取得突破。加大资源整合重组力度,大力提升资本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地铁收购万科股权,全市国有出租车专业化统一运营平台完成搭建,口岸中心产权调整至免税集团,特区建发与路桥集团整合、建安集团并购建设集团顺利完成。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功能,赛格集团完成核心资产整体上市,深深房与恒大、深深宝与粮食集团等战略性重组稳步推进。

  监督体制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推行直管企业纪委书记兼监事会主席新模式,着力破解国企同级监督难题,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全面设立市国资委机关、市属直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开展国企系统政治巡察,执纪审查实现办案数量、质量双提升。

  一年来,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锐意进取推改革,体制机制日趋完备。

  全面绘就改革蓝图。以《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发展的实施方案》为统领,涵盖权责关系、投资布局、国企党建、选人用人、激励约束等重点领域的“1+12”改革文件全面出台,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调、齐抓共推的工作格局,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的充分肯定和中央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各区(新区)出台一系列改革制度和配套文件,国企改革立柱架梁工作成效明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制定全面推进混改三年工作方案,完成城交中心、赛格物业、水规院、全程物流、综交院5家企业混改。开展3家直管企业和12家中小企业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试点,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专职外部董事。下放二级企业长效激励审批权,开展8家直管企业长效激励约束工作,累计覆盖面超过50%。率先开展投控对标淡马锡综合性改革试点。市属国企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以内。推动深圳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

  不断加强国资监管。制订市国资委职能转变方案,实施新一轮监管权责清单,不断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运营体制机制。完善监管规章制度,完成“智慧国资·智慧国企”信息化规划编制。全面开展直管企业公司章程修订工作,进一步优化国资综合监管模式,市国资委荣获“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市国资委承办的28件建议提案实现“按时签收率”“面商率”“满意率”三个100%。

  (二)着眼未来促创新,创新优势不断厚植。

  积极构建特色创新模式。构建“深圳湾”科技园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并向社会发布,分层建立深圳湾开发运营标准体系和创新指数体系。市国资委签约同济大学,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与孵化基地建设等领域合作。投控签约武汉打造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加快打造全牌照金融控股平台。创新投、高新投、中小担累计为全市2万多家中小微企业、3.7万个项目提供逾4200亿元的投融资担保。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召开市属国企创新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实施“1+7”创新制度,探索运用“投、补、奖”联动机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市属国企中高级职称人才突破万人,新增专利311项、制定标准66项。赛格众创空间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资质。巴士全球首发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兰科中心成功破解兰花进化之谜。地铁陈湘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投控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合作开展新材料研发。深业联合英国ARM公司加快推动半导体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远致战略入股杭州龙焱,与赛格联合实现碲化镉太阳能电池全产业链布局。远致创投累计资助新兴产业项目70多个。城建集团布局龙岗区打造智慧城市与空间信息产业园。深高速竞得德润环境股权,积极进军环保行业。远致富海布局生命健康产业。

  (三)集约高效配资源,国资布局持续优化。

  大力开展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围绕金融、能源等十大领域,制定重组整合“1+N”方案,推进地面公交、环境水务、要素市场和金融平台资源整合。完善资本运作制度体系,修订规范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行为制度和资本运作奖励实施细则。创新投参投企业累计上市137家,IPO数量位居国内创投界第一。建科院、中新赛克2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IPO。83户国有“僵尸企业”全部出清。

  深入实施基金群战略。政策性基金方面,创新投、高新投、中小担共同设立总规模80亿元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母基金方面,鲲鹏资本设立100亿元的混改基金、100亿元的盈富泰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基金方面,投控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中国—瑞典技术与创新基金和100亿元的金融科技基金;创投基金方面,创新投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前海万容平行基金。目前,市属国资系统共有基金180支,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

  稳妥有序推进国际化布局。制定市属国资国企国际化战略和市属国企境外投资管理规定,指导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能源中标巴新拉姆二期水电站项目,收购美国加州光伏发电项目。盐田港开通中欧班列,打造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国家馆。地铁签约以色列特拉维夫、越南河内轨道交通运营项目。投控深越产业园、能源菲律宾燃机项目等有序推进。美国硅谷、波士顿和比利时等海外孵化器项目顺利推进。

  (四)立足大局谋发展,服务功能充分彰显。

  扎实开展“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属国企“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和“十大行动计划”,评选首届“十佳质量提升国企”和“十大国企工匠”。积极推进企业聚焦主业稳增长、调结构、降成本,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水务、能源环保获评全国质量标杆,地铁2号线、7号线分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水务获深圳市长质量奖大奖。

  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全年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8%,超额完成市政府考核任务。全年共承担市政府重大项目56个,占全市重大项目投资的1/4。组建市属国企重大项目储备库,入库重大项目268个。地下综合管廊、全市立体停车设施试点、大空港围填海、外环高速、深中通道、海洋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推动企业利用专项建设债积极参与全市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地铁14号线纳入深圳发行首批专项债试点范围。

  切实提升城市运营服务水平。人才安居集团全年筹集建设人才住房1.58万套。人才安居集团人才房建设、深业长租公寓项目获得市领导的肯定。天健罗湖棚改项目全面开工,成为深圳棚改“试验田”。水务超额完成原特区外1000公里供水管网改造任务。地铁分担全市公共交通客流45%以上。机场新增国际客运航线16条。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400万标箱,海铁联运位居全国单港第一。设立市人才集团,着力打造全球一流高端人才服务平台。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行动、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保障全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绿色高效运行。巴士、东部公交全面实现公交运营车辆电动化,合计运营纯电动公交11858辆,巴士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公交运营商。充分发挥污染防治主力军作用,全年圆满完成54项市治污保洁和12项减排任务。

  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发布全国第一份以国资委为编制主体的社会责任报告,启动市属国企公益贡献指数研究。全面落实对口援建工作,开展飞地模式研究。特区建发积极推进深汕、深河、深广园区共建。积极做好广西百色、河池产业扶贫、哈尔滨对口合作、援疆、河源精准脱贫等工作。

  (五)深入扎实抓党建,党的领导不断加强。

  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认真落实省委、市委部署,组织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直播,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制定学习宣传总体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举办市属国资系统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开设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市国资委领导班子成员分赴直管企业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

  全面夯实基层党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构建“1+10”国企党建制度体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全系统开展“责任党建、规范党建、质量党建、活力党建”活动,全面推行“8+N”组织生活模式。在地方国资系统率先编制实施基层党建五年规划。完成22家直管企业章程增加党建内容修订工作。完成委机关党委换届,成立市国资委党校和团工委。市国资委作为唯一地方国资委在全省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持续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从严管理干部各项规定,严把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关。完成9家直管企业和11家二级企业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分类分层建立400人的后备人才队伍。完成7家企业财务总监和20家企业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配备工作,启动7名专职监事选聘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市国资委党委、纪委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完善国资“六位一体”大监督体系,推进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财务监督、审计监督、职工监督有机融合。推动市属国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行纪委书记兼监事会主席新模式。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市国资委党委和企业党委首轮巡察,竭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国资国企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六届八次、九次全会、市“两会”和市纪委六届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将2018年确定为“国企改革攻坚年”和“国企党建质量提升年”,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全面发力创新发展,全面提高党建质量,全面提升服务深圳城市核心竞争力、服务城市运营和保障社会民生、服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三项服务能力”,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快速发展,为深圳“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打造全面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磅礴力量的‘最佳示范’”作出新的贡献。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担当新使命,推动“深圳国资系改革”破浪前行。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不限层级、应改尽改”,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年工作方案,全面推进企业混改,力争3年内实现商业类企业混改全覆盖。充分发挥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方面的政策优势,大力推进员工持股改革,培养“出资人精神”,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全面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改革。全面启动商业类中小企业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大力推进直管企业经营班子整体市场化选聘,力争3年内实现商业类企业全覆盖。探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力争3—5年构建领先全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

  全面推进长效激励约束改革。修订完善长效激励约束工作指引,推进直管企业上半年全部建立长效激励约束管理办法,全年完成8—9家市属直管企业长效激励工作。加强跟踪管理,强化考核问责,实现激励约束动态平衡。

  全面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董事会治理机制,完善专职外部董事配套管理制度,提升董事会履职效能。抓好直管企业新修订章程的落地实施。做好外派监督队伍建设,提升监事会主席和专职监事履职水平。全面建立外派监督人员向市国资委党委定期报告的机制。进一步探索监督与管理并重的财务总监模式,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实效性。

  全面提升管资本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快投控对标淡马锡综合性改革试点。加快投控对标淡马锡综合性改革试点,全面落实“1+7”改革方案,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国企分类,积极推进二级企业分类工作,因企施策推动企业发展。加强机关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启动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智慧国资·智慧国企”。

  (二)坚定新目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做强做优做大产业集团。深化资源整合,大力实施“强企战略”,加快完善实施国资整合重组“1+N”方案,在金融、园区、交通等领域形成一批行业领头羊。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进实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战略,着力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规模和质量。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主业,推动企业不断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

  构建金融一体化新格局。深入推进基金群战略,加快设立天使母基金,进一步完善基金群全周期服务链条。加快打造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团,择机收购商业银行,全力获取寿险牌照,设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筹建科技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组建金融发展研究院。切实防范各类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金融业务的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拓展海内外发展新蓝海。落实市属国资国企国际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动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雄安新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的资源配置能力。

  推进提质增效协同发展。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推进地铁、园区、人才住房等重大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公共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集团管控水平,制定市属国企资金管理三年规划。出台实施协同发展指导意见,加强企业在战略规划、空间布局、业务拓展、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同。

  进一步塑造国企形象。健全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工作机制。积极承担污水治理、垃圾处理、节能减排等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贯彻精准脱贫攻坚战部署,推进河源3县25村精准脱贫。大力提升对口帮扶、广西百色与河池产业扶贫、援疆的工作质量,进一步推进与哈尔滨、广安的对口合作。

  (三)开启新时代,大力释放创新的永恒内生动力。

  大力实施圈层梯度推进战略。抓好总体战略实施,大力推进“一区多园”模式,做好园区资源的整合。打造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引流体系,培育壮大一批杰出的创新型企业。深耕核心圈层、基石圈层,积极构建“10+X”园区体系。积极拓展卫星圈层、辐射圈层和海外圈层,推进东莞清溪镇、武汉、雄安新区等地产业园、人才小镇项目建设,加快硅谷、波士顿、比利时等海外科技创新中心运营。

  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园区+科技金融+上市平台+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模式,依托园区、金控平台、基金群等各类要素资源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综合服务。推动联交所加快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支持排交所打造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出台实施市属国资国企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探索实施新兴产业存量资源、增量资源差异化发展策略,做强做大优势新兴产业资源。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借助科技园区,积极布局智能装备、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夯实自主创新基础。全面实施“1+7”创新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机制,集聚创新人才,夯实创新基础。加大创新投入,推动市属直管企业全面建立研发投入长效机制。健全创新扶持奖励体系,运用“投、补、奖”联动机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四)踏上新征程,树立“国企党建”闪亮招牌。

  进一步提高党的政治建设质量。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持续深入推进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确保国企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切实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质量。把党建工作要求嵌入国企改革发展全过程,推动二级及以下企业公司章程增加党建内容修订工作。全面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的前置程序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党委工作规则、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细化“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无缝衔接。

  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落实党建“十三五”规划,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制度化、标准化、智慧化。完善国企“1+N”党建制度体系,推动“1+4”国企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基层党建品牌。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研究制定国企党支部工作法,推行企业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健全支部书记考核机制。

  (五)凝聚新合力,夯实反腐倡廉磐石之基。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压实国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促直管企业按照新修订的党章要求,修改公司章程中纪委职责等相关内容。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实施动态管理。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好“关键少数”,管好“绝大多数”。

  深化国资国企监督体制改革。强化监督责任,制定企业纪委履职指引,出台专职监事制度,实现市属直管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编制、人员全部到位,更好发挥纪委和监事会职能作用。扩大改革实施范围,推广纪委书记兼监事会主席模式做法。加强各监督板块的信息共享,推动建立纪检监察、财务总监、监事会、审计、风控、内控联席会议制度。

  保持反腐倡廉的强度力度。强化执纪问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整治“四风”问题,严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推动巡察常态化,开展市国资委党委第二轮巡察。深化标本兼治,完善预防腐败制度规范,开列防控廉洁风险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打造纯洁纪检队伍,防止“灯下黑”。进一步贯彻实施改革创新容错制度。

  (六)奋勇新作为,激发干部职工砥砺前行、攻坚克难。

  构建开放式人才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人才集团平台作用,推动人才由国企内部循环向系统内外开放循环转变,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打造高端人才库。完善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能动性。指导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分层分类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和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大力培养企业家队伍,有序开展企业领导班子换届和调整配备,选优配强企业“一把手”。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着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大力造就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适应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要求,着力打造一支规范、创新、廉洁、高效的市国资委干部队伍。

  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按照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的要求,增强“大定力、大视野、大气魄、大情怀、大忠诚”五大素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瞄准国企改革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敢于攻坚、善于攻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同时,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工作。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标准化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加大“科技强安”支持力度,彻底排查各类安全隐患,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妥善处理因重组整合、处置低效无效资产而产生的不稳定情况,推动企业和谐平稳发展。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