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燃气:扎实推进瓶改管,全力以赴保安全
信息来源:深圳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3-09-22 15:35:40
人工智能朗读:

  一直以来,燃气都是市民关心、政府关注的民生大事。为切实提高城市安全水平,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深圳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瓶改管”工程。近日,市属国企深圳燃气集团做客《民心桥》节目,围绕市民朋友关心的瓶改管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瓶改管”工程惠及居民已超260万户

  深圳是全国最早启动实施瓶改管改造的城市。2023年8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出台了《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与深圳市正在实施的瓶改管是同一项工作。从2018年起,深圳燃气集团每年都将瓶改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超过2000名员工投身到了瓶改管攻坚相关工作中去。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市专班的统筹指导和各区政府的全力攻坚下,截至2023年8月底,深圳市瓶改管工程惠及居民超过260万户,惠及非居用户超过3.5万户,为市民们每年节省8亿元的燃气费用,真正做到了“惠民利民”。预计到今年底,深圳市管道气用户总量将突破500万户。

  全力配合各区“瓶改管”攻坚

  瓶改管由深圳市政府主导,按照政府要求,深圳燃气负责做好市政配管、供气点火、管养维护等工作,同时承担了非居民用户改造的任务。在市政配管方面,深圳燃气已累计投入8亿元,为2000多个项目配套建设了500公里市政燃气管道,为天然气进村入户提供了基础保障。

  在供气点火方面,深圳燃气近几年围绕“服务全市瓶改管工作大局”总体要求,建立起了“湾区协调、异地支援、外部队伍参与”的人力调配机制,目前已经储备了700余名专业点火人员;另外,对于点火的物资,如金属软管、考克、阀门也做了充足储备。

  构建自主可控天然气保障体系

  当前,深圳市瓶改管工程扎实推进,管道气用户数逐渐增多,市民用气量也随之增大。针对这种情况,深圳燃气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采运储销体系”,从采购、运输、储备、销售环节全过程把关,确保了供气稳定。

  在气源渠道方面,深圳燃气通过与国际国内资源方开展广泛合作,形成了“一张网、多气源、互联互通、海陆共济”的天然气供应格局。深圳的天然气供应主要有两大来源:海气和陆气。海上气源主要是采购全球各地区的液化天然气,通过LNG运输船运送到接收站供应到深圳,陆上管道气主要是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

  在气量储备和供应方面,深圳市现拥有10万立方米的LNG储备罐容。今年2月,深圳燃气投资建造的一艘8万立方米的LNG运输船“大鹏公主”号顺利交付,为海外LNG气源的采购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深圳构建起一套自主可控的天然气保障体系。

  织就城中村燃气安全“防护网”

  深圳燃气全面加强“人防+技防+制度防”建设,全力提升城中村安全运营水平。在人防方面,深圳燃气自2018年以来增加城中村运营人员500余名,加大地下管网巡查频次,针对城中村地上公共管每年进行一次全覆盖巡查,对风险较高的管道加强巡查,每年对全市所有城中村燃气用户进行一次入户安检,共安装防撞设施17292处,有效降低运营风险。在技防方面,累计在城中村安装压力监测点及地下空间泄漏监测点1000余处,实时掌握城中村管网运营情况;推广使用智能燃气表,紧急情况下自动切断;建设安全运营管理系统,实现抢修垂直派单,提升应急能力。在制度预防方面,一是推广双重预防机制在城中村落地,共梳理62项城中村运营风险,编制《城中村安全管理办法》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二是在全市1000余个城中村均绘制了一村一图,加强与城中村村委联动;三是加强城中村安全宣传,以城中村作为重点宣传阵地,利用村委大屏、宣传栏等场所,开展多种方式燃气安全宣传,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自2016年以来,深圳在全国燃气行业率先启动了老旧中压钢质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工作,将全市的中压市政钢管和庭院钢管全部更换为耐腐蚀、使用寿命更长、柔韧性更好的聚乙烯PE管。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燃气克服了一系列困难,保障了城市“生命线”安全。在这项工程中,深圳市委市政府和深圳燃气累计投入10余亿元,历经7年时间,累计完成更新改造740公里。深圳燃气有信心有决心在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保持深圳市的城市燃气基础设施处于全国大城市的领先水平,为全国老旧燃气管更新改造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样板”。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