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安全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防灾减灾、风险排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指导下,安全研究院、安全义工联联合中国平安,在深圳发起“平安守护者行动·进社区——普及应急安全知识,共建防灾减灾社区“活动。
守护社区安全,打造平安社区的“深圳模式”。“平安守护者行动”开展两年以来,已在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1万多场,覆盖45万多人,已建立一支拥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安全文明城市构建,安全研究院、安全义工联携手中国平安,全面升级“平安守护者行动”,在深圳推出“1+3”公益防灾减灾体系,即为社区居民提供防灾减灾一揽子保险保障,并提供“防灾科普”、“风险排查”、“应急演练”等三项防灾减灾公益服务。
梅林街道首期试点,丰富活动寓教于乐。梅林街道梅都社区作为第一场社区活动的启动,现场设置家庭防灾计划、火灾逃生体验、应急救护、消防专区等多个学习专区。为了让普通市民对防灾减灾有更多体会,还配置了地震体验仓、台风体验仓、火灾逃生等设施供市民体验。
50台“安心驿站”助力,推进“安心梅林”的建设。为发挥社会力量以公益创新助力防灾减灾工作,安全研究院、安全义工联研发“安心驿站”,集“预警信息发布、应急物资存储、安全宣教互动、紧急生命救护(AED)”等功能为一体,助力防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预计在全市各街道、社区投放1000台,在活动现场,向梅林街道赠出50台“安心驿站”。目前,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配置数量上已接近国际标准水平(每十万人100台),急救普及培训人数达三万余人。此次50台“安心驿站”的加码,将助力梅林街道助力防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深度推进“安心梅林”的建设。
推动100场社区活动落地。以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为首期试点,打造综合减灾社区样本,首期将在深圳100个社区围绕“志愿者”“大篷车”“进社区”三大关键词推进开展防灾知识普及、小区风险排查、应急演练培训等活动,构建平安社区先行示范的“深圳模式”,并逐步在全国复制推广,助力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治理体系,为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平安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