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锲而不舍坚持下去
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发布时间:2025-10-12 14:36:07
人工智能朗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驰而不息、一以贯之纠治“四风”,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高度凝聚,实现管党治党水平整体提升,形成中国共产党之治、中国之治新气象。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

  充分认识新时代管党治党标志性措施的鲜明特点

  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成为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是因为这一规定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抓住了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关键要害,深化拓展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创新发展了破除作风问题怪圈的科学方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这一标志性措施注重小切口。中国共产党作为有500余万个党组织、超过1亿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讨论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抓时,就想到要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果断将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全面从严治党的先手棋、再塑党的形象的动员令,重拳纠治“四风”问题,以小见大、以点促面。“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以小切口撬动党风大转变。

  这一标志性措施注重固根本。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中央八项规定每一条都指向改作风转作风强党性,都指向人民群众关切,“破”的是人民群众最痛恨、反映最强烈的歪风邪气,“立”的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双手赞成的清风正气。通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理论武装凝心铸魂,以坚强党性固本培元,以优良作风激浊扬清,以严明党纪整饬作风,为改作风树新风注入强大精神力量,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这一标志性措施注重杠杠硬。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是党中央立下的铁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然作规定,就要朝严一点的标准去努力,就要来真格的。”“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中央八项规定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每一项规定都十分明确具体,都是刚性要求,指导性、操作性很强。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用“一律”替换“一般”,彰显了党中央的坚定信念、坚决态度,也表明这个规定杠杠硬、规矩铁。

  这一标志性措施注重执行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十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体现在治国理政各方面,始终如一从自身做起,为全党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示范引领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坚持刀刃向内、猛药去疴,一个毛病一个毛病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突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有力有序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党内集中教育都把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对作风问题进行对照、查摆、整治。特别是今年部署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等突出问题,推动党的作风明显提升。可以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力度之大、制度执行之严、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真正做到久久为功、管出习惯、抓出成效。

  全面把握贯彻落实新时代管党治党标志性措施带来的深刻变化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长远性的,有力纠治了“四风”问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厚植了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变革。中央八项规定重塑全党、改变中国,成为党内外普遍共识,人民群众高度点赞。

  有力纠治了“四风”问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入整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公车私用、滥发津补贴、违规建设奢华装修楼堂馆所、办公用房超标、违规打高尔夫球等问题,使“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会所里的歪风”等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状况发生极大改变。坚决纠正和整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表态多落实差、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统计造假等问题,大力精文减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活动,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重点纠治,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通过步步深入、靶向施治,刹住了不少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难以祛除的顽瘴痼疾,中央八项规定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来抓,通过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拉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大幕,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体现到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实招、硬招、真招,推动政治从严、思想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执纪从严、制度从严、反腐从严,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经过十多年来的持续努力,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氛围基本形成,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牢固,党的领导得到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落实,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有力厚植了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通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新风正气,在社会上形成强大正能量。中央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作为第一条,推动党员、干部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明显增强,极大压缩“潜规则”生存空间,有效控制不良风气的蔓延泛滥,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大力纠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排查治理民生领域的“微腐败”,坚决清除阻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群众普遍反映,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更加坚定了相信党、依靠党、跟党走的信念信心。

  有力促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变革。中央八项规定改变的是党员干部作风,推动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使广大党员、干部从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放在干工作、抓落实上,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校正了政绩观偏差、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齐心协力、群策群力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对突发事件、抗击自然灾害等凝聚起强大力量。弘扬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优良作风,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和质量,有力破解一批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和短板弱项,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引领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有力促进了当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国家治理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中央八项规定既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成就伟大变革的有力保障。

  锲而不舍把新时代管党治党标志性措施一抓到底

  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我们肩负的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更加需要以优良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凝聚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全面落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要求,深刻认识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充分运用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经验,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把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锲而不舍坚持下去,推动作风建设各项要求一贯到底、落到实处。

  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锤炼过硬作风,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持续深入学,持之以恒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坚持从政治上认识作风问题,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作风建设始终,坚决纠正“小事小节论”、地域行业“特殊论”、阻碍发展“有害论”等错误认识。牢固树立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作风建设的思想观念,决不能有紧一阵、松一阵思想,不能有过关心态、松劲歇脚情绪。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及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的教育培训,把作风教育贯穿其成长全周期,引导他们养成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好习惯、好作风。

  动真碰硬纠治作风顽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再大的顽症,只要讲认真、动真格就能破解”。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健全经常性发现、解决作风问题机制,常态化分析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改整治,注重深入抓、见实招,持久抓、见长效。抓实党组织日常监督,强化上级党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管理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熟悉了解党员、干部优势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提高监督穿透力和有效性。坚持抓现行抓典型抓通报,定期对整治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进行“回头看”,深入纠治“政绩工程”、乱作为、加重基层负担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顶风违纪现象露头就速查严处,常态化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让不知止不收敛的人付出代价。紧盯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加强提醒警示、明察暗访、通报曝光,持续保持强大震慑效应。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突出共性问题。一个人的腐化变质,往往是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始的。应该看到,风腐问题同根同源,彼此推波助澜,腐败大多从看似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打开缺口,不正之风为腐败提供滋生土壤和条件,“风”的背后往往是“腐”。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观念,坚持“由风查腐”“由腐纠风”同向发力、双向突破。“由风查腐”,重在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团团伙伙、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问题,通过深入研判、循线挖掘,揭开“风”的盖子,揪住“腐”的本质。特别是对以吃喝之名搞“七个有之”的,必须从严从重、绝不姑息。“由腐纠风”,重在细查腐败背后的“四风”问题线索,通过以案查风、以案正风,拔出萝卜带出泥,有力处置,扩大战果。加强风腐问题规律特点分析,深刻把握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的深层次原因,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同治”铲断风腐勾连链条。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扎牢作风建设制度笼子。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作风建设,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范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等一系列制度,为各级党组织加强作风建设和广大党员、干部规范行为提供了遵循。随着形势发展变化,一些作风顽症需要更加有力的制度性举措来攻克,一些违反作风要求的新情形不断出现需要新的制度来约束,一些见诸各项制度文件的规定需要整合运用,这些都是当前完善作风建设制度要把握的着力点。制度不在多而在精,在于务实管用。坚持改革精神、系统观念,对已有制度规定进行梳理评估,该修订完善的修订完善,该细化明确的细化明确,该统一标准的统一标准,及时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制度,不断完善加强作风建设制度机制。狠抓制度执行,增强制度权威性,坚决防止重制度制定、轻督促落实,切实把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强化严管严治责任担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靠的是紧紧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靠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切实负起责任。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抓作风建设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推动责任主体到位、责任要求到位、考核问责到位。完善定期检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制度,对作风建设松懈、“四风”问题突出的地区、单位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严肃问责,对谎报瞒报行为从严处理。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当好优良作风的引领者、促进者、维护者,坚持以上率下做、以上促下抓,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铁规矩铸造好作风,推动党的作风建设要求在所在地区、分管领域落到实处,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为民造福。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