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引智入企,双向赋能,匹配业务发展需要推动人才与业务的共生共长,持续聚焦高端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育……这是市属国企特发集团谱写“人才强企”的生动篇章。
人才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特发集团作为深圳市最早成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自诞生之日起,便不遗余力地深化人才发展机制,让实干者站C位,为创新者开绿灯。无论是植入企业文化血脉的“为实干者提供平台,为创造者构建舞台”的人才理念,还是全面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特发集团近年来充分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各项人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集团“十四五”征程注入强劲动力。
校企合作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
“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探索构建人才储备与技术攻坚的战略引擎。”据特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发集团持续加大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力度,引智入企,双向赋能,开辟人才共育“新路径”,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
特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特发信息与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在产学研、在校生培养、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于2024年7月获深圳大学授牌,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深圳大学物光学院首批大三级同学共计8人来到特发信息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活动。此次实习活动采用“课程学习+实验操作”人才培养模式,展示了企业风采,提高了特发信息雇主品牌知名度,为特发信息后续探索更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方式打下基础。
一名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实习,由企业导师在实习过程中给予专业理论教学和实操指导,让我们走出课堂、深入产业,培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对特发信息有了深入的了解,希望以后有机会为企业服务。”
特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麦捷科技持续扩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广泛吸纳各领域的先进技术与创新理念,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024年,麦捷科技与中南大学就材料研究、工艺平台设计、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知中南·创坪山”中南大学——坪山区科技创新活动暨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南大学与麦捷科技签约“产学研合作单位”。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双方将携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材料研究等核心技术与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进步。
推动人才培养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
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知识沉淀为基石,特发集团始终坚持人才培育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精准匹配业务发展需要,推动人才与业务的共生共长。
2024年,特发集团旗下小梅沙项目顺利实现了一期文旅项目开业,但随着项目从筹备期逐渐转向运营期,人员规模在短短3个月内从209人激增至798人,培训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面对“人力不足、体系滞后、标准不一”三大挑战,小梅沙投资公司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分层分类打造实战型课程体系:针对海洋保育、维生系统维护、商业招商等核心业务,联合业务骨干开发190余门专业课程,将数十年经验固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操作流程(SOP);在新员工培训方面,围绕“快速上岗”目标,设计“企业文化+岗位技能+安全规范”三位一体的课程,475名新员工100%通过考核,213名一线操作人员实现“上岗即胜任”。目前,小梅沙投资公司已经建立了“学、练、用”一体化培训模式,共计完成356场次应急预案演练与服务流程培训,培训与业务协同赋能发展。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不断提高的服务标准及要求,怎么办?据特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特发服务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业务需求为导向,针对组织内多元人才发展需求,构建起立体化培养体系,推出‘一司一策’年度培训计划,通过深度调研各业务单元需求,量身定制培养路径,确保人才培养与业务扩张同频共振。”
知人善用,人尽其才。面向项目管理岗核心岗位,特发服务通过整合72名高级项目管理者能力数据与5大业务场景,自主开发了《项目管理岗指导手册》,形成12万字、41个实战案例、133张工具表的知识资产库,形成“经验萃取-标准输出”闭环体系,配套团队测评、业务沙盘、跨板块交流等混合式培养模式,使人才识别准确率提升,真正实现“经验可复制、能力可量化”。构建的岗位标准化培养体系,成果直接覆盖700+名基层管理者,惠及全员,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科技引领锻造“产业尖兵”
2024年12月,特发信息获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正式设立“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这一平台的落地,标志着特发信息在构建高水平科研载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实现关键突破。
在强化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特发信息持续聚焦高端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作为汇聚高端智力的重要枢纽,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将依托先进的科研项目与实验设施,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加盟,形成“项目引才、平台育才”的创新生态。通过构建 “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机制,基地不仅能为博士后提供前沿技术研究的实践场景,更将加速推动企业内部知识转化,让科研成果快速赋能生产实践,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未来,特发信息计划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围绕光通信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在突破技术瓶颈的同时,培育兼具理论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高端创新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引擎”。
站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新起点,特发集团将以更开放的姿态“不拘一格降人才”,持续深化人才发展机制创新,不断开拓校企合作的新生态,完善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锻造聚焦先进科技智造、城市美好生活两大方向的尖兵队伍,为特发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