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人才工作置于战略核心。市属国企深圳人才集团作为地方落实人才政策的关键载体,紧握党建这把“红钥匙”,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工作模式,奋力开启人才科创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贡献力量。
执“红钥匙”启引才之门,筑牢就业服务生态基石
1.党委班子靠前指挥,搭建跨区域引才“桥头堡”。深圳人才集团以“支部攻坚+党员冲锋”为引擎,构建“党委班子包线指挥-党员干部专班一线攻坚”作战体系,落实教育部,广东省委、省政府“百万英才汇南粤”上海站专项行动任务,组织63名党员干部+100名非公流动党员志愿者组成“红色引才先锋队”,携华为、腾讯等751家企业3万+岗位“出征”上海,通过“线下双选会+云端招聘厅”联动模式,实现7549人次就业意向签约,11名博士现场加盟,将党组织战斗力转化为跨区域引才硬实力。
2.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着力打造灵活用工“服务站”。深圳人才集团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深i暖流”行动,联合腾讯推出深圳全域“附近的工作”平台,打造灵活就业“15分钟服务圈”,为流动党员和新就业群体提供优质高效就业服务。
握“红钥匙”聚智力之核,构建高端人才磁场矩阵
1.锻造党员先锋攻坚链,高端引智结硕果。深圳人才集团成立“人才专项行动”党员先锋队,建立“技术需求-党组织对接-党员猎头攻坚”工作链,为各企事业单位引进总监级以上技术专家、高管136人。目前,深圳人才集团已成为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高端猎聘服务商,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转化为价值创造力。
2.构建党委统筹服务网,全球引才促升级。深圳人才集团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地-党员服务”的服务体系,在深圳、北京和俄罗斯等战略要地布局20个人才工作站。在深圳市按照“一区一策”定制引才模式,建立属地产业人才需求动态数据库,实现岗位供给与区域产业规划实时智能匹配。俄罗斯人才工作站开展“知星千里”出海计划,同步联动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搭建海外学术平台,积极组织跨国参访、产业推介、学术对话等系列活动,绘制覆盖各地700余名顶尖人才地图。
3.贯通科教育才共同体,融合发展蓄势能。深圳人才集团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共建博士人才库。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加快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打造博士就业实习“生态圈”。聘请7位知名科学家、行业领袖和专家学者担任“引才大使”,借助其影响力和资源,助力吸引更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发展。
擎“红钥匙”破创新之锁,驱动数智平台攻坚突破
1.“书记工程”攻坚,上线全市首个人才虚拟产业园。深圳人才集团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园·虚拟园”列为“书记工程”,组建党员技术攻坚专班,构建数字化一站式“人才服务+企业服务”平台。平台围绕市场主体“急难愁盼”,为企业提供登记注册服务、商务秘书服务、财会服务、人才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所需各项核心服务。
2.党委定向搭台,构建全球产业科技人才AI大数据平台。深圳人才集团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球产业科技人才资源库,推出产业科技人才AI大数据平台,平台一期已建成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产业链图谱,精准呈现创新成果、科研成果、科技企业及人才分布,实现了信息的全面共享和高效利用。
3.党员尖兵冲锋,数字化产品脱颖而出。深圳人才集团组织党员技术骨干,以“小快灵”的模式,开发了一系列创新数字化产品。如“才知道”政策机器人在2024年深圳人才日首次亮相;深i优才平台迭代开发,实现了AI面试功能;创新推出“伯乐”Bolent智能交互机器人,集成AI算法与招聘场景,系统搭载自研大模型,实时分析应聘者背景,实现精准岗位匹配,提升求职效率。
4.先锋岗创示范,推出AI数字人24小时不打烊直播带岗。深圳人才集团结合科技创新,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紧贴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快手旗下直播招聘平台合作,推出“AI数字人24小时不打烊直播间”。
未来,深圳人才集团将持续紧握党建这把“红钥匙”,在人才引进培育、科创平台搭建,数智生态重塑上持续发力,不断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注入强劲动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人才科创事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按照市国资委党委和市直机关工委工作部署,近日,市国资委机关党委组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任萍,各党支部书记和全体党员干部参加。
会议邀请市纪委监委派驻七组副组长李乾同志作辅导报告,围绕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全面解析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内容,通过政策理论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加强国资国企作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会议强调,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真正做到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委机关走深走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在深圳国资国企落实落细,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近日,全市机关党的建设暨“干字当头 真抓实干 埋头苦干”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会上,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海关等5家单位机关党委分享经验做法。
近年来,市国资委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积极践行“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初心使命,全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4年,在市直机关工委和市国资委党委的领导下,市国资委机关党建品牌“服务深圳 国资锋彩”荣获全国示范党建品牌(全国20个),创新构建“1+14+N”党建品牌矩阵,首次提炼机关文化核心价值“守正 创新 专业 担当”,从文化开题破局,激励系统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勇当尖兵、出新出彩。
守正为本,筑牢政治忠诚的根基
市国资委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建立“机关+国企”联学机制,连续4年举办“国资青年学习会”,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深入开展“优作风 促发展”四优行动,以党建为纽带建立服务企业阵地。创新打造工委系统“淬炼行动”国企特色平台,连续3年组织超2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深入一线岗位锻炼,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100余项。
创新为要,激发改革发展的动能
市国资委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探索“党建+创新”融合路径,开展助力全市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的系列行动。党办党支部获评“四强”党支部,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会同相关处室党支部创新举办深圳国资国企百个应用场景发布会,积极对接中小微民营企业创新需求。资本处党支部打造“资本助力 产业报国”党建品牌,积极构建敢投善投金融服务生态,在原有基金规模达7000亿元基础上,新筹设规模超500亿元的科创国资基金,助力“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优质硬核科技。综改处党支部打造“人人都是改革服务员”党建品牌,推动深圳在全国首批开展区域性综改试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排名全国第二,超30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专业为基,锻造高质量发展队伍
市国资委牢固树立事业要靠本领成就的观念,既注重培养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也积极培养干部国资监管专业能力。企领处党支部立足后继有人“建队伍”,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今年将提供超5000个招聘岗位。持续擦亮“菁英聚鹏城”党建品牌,连续9年开展校园招聘,近4万名优秀人才汇聚深圳国资国企。办公室党支部立足服务大局“优职能”,聚焦科技创新、改革规划、投资管理等重点,系统推动职能优化调整。深入开展“雏鹰计划”,推动党员干部在大战大考中增强专业本领。各党支部立足国资监管“强本领”,持续完善国资监管体系,高标准建设智慧国资平台,强化穿透式监管,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担当为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市国资委战略处、股东处、考核处、集体处等党支部积极践行“四个服务”初心使命,不断向城市发展最需要的方向聚焦,不断向民生实事最期盼的地方聚力。聚焦“城之所需”,推动超80%的净资产集中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金融和战新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实施“铸链强基”工程,助力构建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企之所盼”,统筹调配10万平方米低成本优质产业空间,超80%适配创新创业企业需求。召开国企民企科技创新对接会,推动市属企业从“资源持有者”向“生态共建者”转型突围。聚焦“民之所呼”,组建健康养老托育平台,提供养老床位1800余个、托位2000余个。推出“深梦扬帆”公益项目,分批提供超1万套房源,为应届毕业生提供15天免费住宿。聚焦“稳字托底”,“民生诉求”党委会每周一议,着力办好群众可感可知的大事小情。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应对处置体系,深入开展“城市安全守护人”活动,助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守正 创新 专业 担当”作为市国资委机关文化核心价值,既是深圳国资人的精神坐标,更是深圳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下一步,市国资委将坚持以党建为魂、以文化为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作出更多国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