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举措。作为常住人口超1300万的城市,深圳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战略,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发展,每年都会列入年度民生实事工程。一直以来,深圳地铁集团、巴士集团、东部公交等市属国企勇担国企社会责任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深圳公共交通主力军。
目前,深圳已搭建起“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多元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深圳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超千万人次,高峰期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高品质公交保障。
完善多元公共交通服务 城市运行更高效
王先生在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上班,经常要乘飞机到国内外洽谈合作。以往他去机场要么开车要么坐大巴,但是现在他最喜欢乘坐地铁11号线,从公司所在地福田到机场,乘地铁最快只要半个多小时,路上完全不用担心塞车,还可以用这段时间来梳理工作方案。
像王先生一样,地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深圳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深圳全市开通运营8条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285公里,全市共有166座轨道站点,已经基本覆盖全市主要的交通走廊。
为提供高品质、高效能、高融合的城市交通运行保障,深圳确立了“轨道交通为主体、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多元一体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持续加大轨道覆盖,优化整合公交,加快出租车改革,提升慢行交通品质,促进多网融合、有机衔接、运能匹配,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办人民满意的公共交通。
2018年,深圳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地铁、有轨电车、巡游出租车)客运总量为39.0亿人次,日均客运量为1069.4万人次,高峰期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60%。其中,地铁客运量比重持续增加,2018年首次超过了常规公交。深圳地铁客运量达到18.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514.4万人次,日均客运量同比增长13.5%。今明两年深圳轨道三期8条线路(含延长线)将陆续开通,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数量和品质。
持续优化常规公交线网 居民出行更便捷
常规公交以其网络化运营的优势,在市民出行中仍然是兜底服务。家住龙华龙悦居的洪小姐每天上下班都要选择公交,特别是交通部门根据居民通勤的需求开通了高峰专线38路公交,而且这趟公交走福龙路快速直达景田,她每天上班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坐地铁要多次中转换乘,坐公交车则可以一次直达。”
目前,全市常规公交线路共计948条,线网长度达到3321公里,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为446.3万人次。2013年以来,深圳累计调整公交线路1197条,解决市民出行热点和覆盖盲区等612处;累计开通景区假日专线29条、假日专线13条,夜班公交24条,深汕、深莞、深惠跨境公交线路11条,满足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深圳全市共设置11928个公交停靠站,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增长至95.8%,市民搭公共交通出行更方便。公交专用道达到1035公里,高峰期公交车运行速度提升近两成,从而提升了公共交通的竞争力。
今年深圳继续优化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提升公共交通设施服务水平,深化公共交通行业改革。更为重要的是,深圳将不断完善多元一体化公共交通运输体系,持续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全国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探索经验。
公交出行宣传周启动 天天精彩活动不重样
9月16日上午,“深圳市2019年公交出行宣传周及无车日启动仪式”在巴士集团四分公司西丽车队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市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余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此次活动。
深圳2019年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将于9月16日-22日期间举行,活动以“公交优先 绿色出行”为主题,通过多样的宣传形式和体验活动,展示深圳市公共交通发展成果,向市民宣传绿色出行的重大意义,传递绿色出行的重要理念。
9月16日——公交出行宣传周启动日,“圳能量”公交文化长廊亮相,颁发“正能量十大人物奖”及“十大不忘初心人物奖”两个重要奖项。
9月17日——智慧出行日,展示深圳公交智能化建设成果,举办“绿色出行改变城市”世界骑行日活动。
9月18日——出租出行日,梅林关P+R充电站现场展览,演示出租车服务智慧功能。
9月19日——优质服务日,公交民意车厢进入社区,第三届世界咖啡屋主题活动。
9月20日——安全出行日,公交安全进校园活动,公交安全及急救知识教学,发布公共交通有奖问答。
9月21日——绿色出行日,发布绿色出行倡议书,举办“绿色出行·筑梦青春”微型马拉松公益赛事。
9月22日——无车日,开展“定向越野”活动,市民可采用徒步、地铁、公交、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到达指定目的地,赢取活动奖品,以实际行动传递绿色出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