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服务全市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
信息来源:深圳市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5-08-08 15:53:30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国资国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深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城市发展所向、聚焦科创企业所需、突出国资国企所能,大力实施助力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系列行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深圳国资国企从“资源持有者”向“生态共建者”转型突围,相关做法得到国务院国资委肯定,并获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报道。

  今年以来,深圳国资国企针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缺少“应用场景”这一痛点,坚持问题导向,首批择优遴选出100个战略性、高价值的优质应用场景,举办国资国企应用场景首批发布与签约仪式,现场成功签约20个成熟度高的应用场景,先后两批次发布“千家万户水管家智能体”等50个标志性应用场景,对推进效果好、合作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的项目,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优质应用场景分批次、滚动式发布模式,着力推动深圳国资国企以“生态共建者”的角色,全方位构建“国企搭台、企业攻关、政府护航、资本赋能”的产业联动生态,助力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

  一、突出生态共建,有力服务深圳创新之城建设

  通过补齐场景应用这一重要环节,为科技型企业新技术新成果提供“试验田”,并以此为合作纽带,进一步向科技型企业链接产业投资和基金投资资源,打通从政府到企业端的产业发展和人才支持政策,开放共享技术创新中心、中试转化中心等科创平台,培育打造包括国有企业、科创企业、属地政府、创新平台、金融机构等在内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服务深圳全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深圳燃气集团以开放应用场景为依托,与华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燃气、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共享科研成果和相关专利技术,共同打造新能源产业智能生态集群。

  二、突出产业融合,有力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深圳“20+8”产业集群,通过开放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提供“加速器”,助力新兴产业快速形成技术优势、规模优势,不断提高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有力支持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在机器人这一细分领域,深业集团、深圳机场等围绕托育园区、机场货运、环卫清扫等提供43个应用场景,目前已有包括接送管理、智能巡检、激光清洗等在内的115款机器人在养老托育、交通运输、工程建造、城市管网等领域实地应用,为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突出合作共赢,有力服务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

  中小科技型企业“实验室样品”通过在复杂工况下的长期深度测试和验证,有效降低研发成果转化的时间成本、试错成本和推广成本,实现了优质应用场景与科技型企业的双向奔赴。特区建工集团就主体施工、安全巡检、低空作业等近40个应用场景,与20多家中小科技型企业达成合作,推动实现智慧测量、自动抹灰、爬壁安检、低空巡检等17款103台套科技新品在建筑工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大规模、长时段测试应用,有力服务众多中小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四、突出场景赋能,有力推动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应用场景开放既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应用市场,更为市属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引进新技术,将有效提高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助力拓展新商业模式和新产业赛道。同时,双方形成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涵养整个科技创新生态。深铁集团与万纬物流合作实现全球首例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为便利店配送货,与顺丰合作开展的“地铁+无人车”快递运输业务,有效提高了地铁空闲时段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拓展了地铁物流商业模式,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深圳环水集团与大寰科技合作研发的水质检测机器人已顺利落地投产,并出口沙特等多个国家。

  下一步,深圳国资国企将以更大力度实施助力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系列行动,坚持场景牵引,强化深度赋能,坚定不移向“新”发力,积极打造和开放战略性高价值应用场景,构建敢投善投金融服务生态,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深入实施提供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等系列行动,着力打造全球科创企业向往的“热带雨林”,为深圳全方位深层次打造创新之城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