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老工业基地,打造东北地区科技创新高地与产业策源地;承接大湾区技术成果转化,建成粤东西北首个“国家级孵化基地”;铸就粤川合作典范,成为深圳产业延伸示范基地……市属国企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区建发集团”)持续多年在哈尔滨、河源、广安三地开展产业共建,成为国企发挥功能性平台作用的“精彩样板”。 特区建发集团拥有丰富的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营的经验以及成熟的管理模式。今年以来,特区建发集团产业合作园区稳步发展,优质企业纷纷入驻,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流有效集聚,实现“短期见效益,长期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目标,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经济合作“深圳模式”。 深哈:对标深圳先进经验,建设全新产业发展高地 2019年5月,深圳与哈尔滨两市签署合作共建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协议,两市政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原则,由双方国有企业合资组建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哈公司”),负责产业合作园区的开发建设。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位于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规划面积约26平方公里,其中先行选择了1.53平方公里作为核心启动区。今年上半年,深哈公司(单体)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36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入4045万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344万元。 该园区在产业招商过程中,将哈尔滨的资源、空间、市场、要素与深圳的技术、资本、品牌、渠道等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总牵引,极大吸引了企业入驻,主要定位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深海空天和服务贸易业等七大产业。 目前,园区内累计注册企业684家,注册资本金240.81亿元。成功引入一批世界500强、独角兽和行业领军企业,园区内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产业的集聚度已达77.8%,形成了多元化、高端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园区正在搭建以“哈尔滨大学大所+深哈产业园+深圳科技企业与深圳资本”为核心的“1+1+1”产学研深度融合合作机制,推进哈尔滨一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一心一意引产业、一心一意聚人才、一心一意做服务、一心一意促改革,坚持“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深圳理念”,现已取得多项硕果:园区被科技部确定为科技赋能东北振兴的示范样板,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对口合作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并作为全国对口合作新样板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年度榜单。 下一步,深哈公司将充分发挥深哈两市优势,努力推动深圳“20+8”产业与黑龙江“4567”产业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类深圳”的产业园区生态,实现园区内产业集群上下游企业相互配套、梯度发展、相互滋养、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深河:打造国家级孵化基地,提升民生医疗服务水平 2014年8月,特区建发集团与河源市润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作为深圳、河源两市政府出资代表,按60:40的股比关系共同组建广东深河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深河公司”),负责深圳(河源)共建产业园的招商引资、建设运营等事务。 深河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完成投资约21亿元,建成及运营产业园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商业服务配套项目总计9项,有力支持了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目前,深河公司已建成产业园两座,总建筑面积近16.43万平方米。其中,深河金地创谷产业园是两市产业共建的示范项目,成为河源的首个国家级孵化基地,吸引了一批优质科研成果转化机构落户。深河创智产业园作为“深河创谷国家级孵化基地”的联动项目,成功挂牌河源市港澳科技园、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园、深圳大学(河源)科技园,成功落户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并成功引进奥地利培匡公司(BECOM)等头部企业。 除了产业发力拉动当地经济,民生项目建设也是特区建发集团对口帮扶协作的重点工作。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是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重点民生项目,也是深圳对外援建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总投资16亿元,采取“深圳建设、整体移交”的模式建设,于2017年4月动工建设,2021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项目投入运营之后,让河源当地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和诊疗水平,提升了河源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下一步,深河公司将根据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口帮扶协作部署要求,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河源市的省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范围内,谋划推动两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建设运营,最大化发挥园区示范效应和推动园区共建取得实效,为深圳河源两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广:龙头企业扎根落户,“1+2”产业体系彰显活力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紧邻重庆,是成渝经济圈的主战场。2016年9月,深圳与广安签署合作共建广安(深圳)产业园协议。8年多来,该产业园作为粤川合作的试点、川渝合作的支点、国企合作的亮点,以规划理念创新为先导,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不断迸发出东西部协作的蓬勃生命力。 深圳、广安两市相向而行,全力支持广安(深圳)产业园发展。为此,特区建发集团和广安发展建设集团合资成立四川深广合作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广公司”),负责广安(深圳)产业园的建设运营工作。 在产业定位上,广安(深圳)产业园构建“1+2”产业体系,即以新型储能为特色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为优势产业,立足广安差异化资源禀赋和与深圳产业协同发展的契合点,探索实施“深圳母公司+合作园区分公司/子公司”的合作模式,共享项目所产生的税收和经济指标,促进两地产业深度协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深广公司全面融入广安市招商统筹,截至目前,产业园区入园项目63个,签约投资额77.81亿元,带动就业约1.8万人。截至今年10月底,产值约16亿元,税收约1.2亿元。园区综合配套服务中心渠江云谷全面建成,产业用房租售率达81.61%,商业用房租售率达72.84%。 目前,多家深圳企业已落户园区,通过拉动就业、带动税收,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今年以来,深广公司重点项目招商工作持续推进,共对接项目33个,重点推进项目4个。其中包括从百万级到亿级新型消费类光通信生产线项目、半/固态电解质生产基地、MVR蒸汽机械项目、储能装备制造项目。 如今,广安(深圳)产业园已成为深圳、广安推进东西部区域协作的亮点“名片”,展望未来,随着深圳速度、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在广安落地生根,一座镌刻深圳烙印、彰显深圳气质的现代产业新城将逐渐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4-12-1712月11日凌晨,从法国马赛启程的空中客车“大白鲸”运输机(A300-600ST)平稳降落在深圳机场,这是该机型首次来到深圳执行运输任务。 造型够萌,大“肚”能容,目前全球仅5架 空中客车“大白鲸”运输机(A300-600ST)以其巨大的货舱著称,货舱容积达到1400立方米,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55吨。该机型目前全球仅有5架,由于独特的造型与鲸豚相似,获得了“大白鲸”这个昵称,常用来执行超大尺寸货物运送任务。 12月11日10时05分,“大白鲸”正式开舱,准备卸货。此次入境搭载的货物为一架空客直升机及其主扇叶等配件,后期拟投入应急救援任务中。 与普通货机保障不同,空中客车“大白鲸”运输机不仅“体型”较大,对停机位有特殊要求,其货物装卸还需要搭建专用货物装卸平台,并使用大型起重机进入机坪完成货物吊装作业,作业的过程长、难度大,对保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量身定制”保障“大白鲸”运输机 为迎接“大白鲸”运输机初次抵深,深圳机场提前组建保障团队,制定保障方案,组织货运代理公司、航空公司工程师代表及相关保障单位进行现场踏勘,并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对航班计划收集、坡度测量、停机位分配、保障设施设备进场、卸货平台搭建、航空器对接、吊装卸货作业、机坪作业管理等每一个保障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为安全顺畅完成此次运输保障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完成此次运输任务后,空客“大白鲸”运输机已于12月12日凌晨离开深圳。 深圳机场飞行区等级为行业最高等级的4F级,此前已成功保障安-124、波音747-8、波音777F等大型货运货机。此次空中客车“大白鲸”运输机保障任务的高效完成,彰显了深圳机场在航班保障、航空物流方面的专业能力,也为未来完成更多的特殊机型保障,特种货物及超大超重货物货包机的监管、操作和管理等积累了宝贵经验,切实增强了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竞争力。
2024-12-17近日,“央地国企深圳行”活动走进光明,此次活动作为光明科学城论坛的七个平行论坛之一,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推介光明区发展规划、资源禀赋重点项目、产业优势,吸引了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大湾区创新中心项目等6个央地合作项目集中入驻,总投资超74亿元。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深圳国企党建研究会主办,光明区委、区政府承办,以“央地携手 共创未来”为主题,邀请60余家央企、国企,实地考察光明的投资和营商环境。 光明区是深圳的产业大区,正在着力打造“3+3+1”产业集群体系,包括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以及合成生物未来产业集群。目前,光明集中布局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拥有全球前2%的顶尖科学家124名,大院大所18个,集聚了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13个,各类人才近19万,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超过400项,科技创新动能越发澎湃。 近年来,随着光明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不断提升,一大批优秀央地国企选择落户光明,持续布局新业态、开创新业务、开发新产品,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例如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与通用电气医疗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在光明区落地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先进制造基地项目,成立国药通用(深圳)医疗影像有限公司、国药器械医学影像联合创新基地。该项目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且直接服务于中国医疗市场,提升医疗影像设备的可及性。 在活动中,央企和国企代表实地访问了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深圳理工大学和光明生命科学园等地,详细了解了光明区域的产业发展成果、未来规划、营商环境以及生态优势。央企和国企代表还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广东宏大国际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19个单位的60项代表性创新成果进行了系统性参观。 “央地国企深圳行”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央地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助力央地融合。今年以来,活动已先后走进南山区、福田区、龙岗区、宝安区和前海、光明各区,已推动达成央地合作项目38个,总投资超470亿元,促成多个央地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有力推动了在深央地国企更好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2024-12-13深圳市国资委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一体发力,通过“政策牵引+市场机制主导”双轮驱动,激发市属国企科技创新活力动力,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服务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今年1-10月,市属国企实现研发投入176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90亿元、同比增长超25%,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以上。截至目前,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载体11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8家、专精特新企业81家,分别较2023年底增长近28%、20%、100%;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的“科改示范企业”扩围至10家,其中3家入选全国58个改革标杆。 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赋能壮大硬核产业 遵循产业引领、需求牵引,探索具有国资特色的科技攻关模式,深圳市国资委率先组织开展国企年度“十大原创技术攻关”,集聚优势企业、骨干力量推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市属国企深圳环水集团参与完成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市属国企深重投集团在首届“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重磅发布国内首个国际一流水平的全国产化1200V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市属国企深圳燃气集团建成国内首个城镇燃气氢气“掺-输-用”一体化实验平台。深圳市国资委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瞄准深圳市“20+8”产业集群,推动国有资本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今年1-10月,市属国企战新产业总资产4625亿元,较年初增长13.0%;营收1522亿元、同比增长189%,占总营收的17.4%,较2023年末提高4.7个百分点。 构建“政产学研用资”深度融合高能级平台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作为市校合作创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有效整合技术、人才、资金、载体四类要素,建立覆盖创新生态链全过程的孵化体系,与市属国企深圳能源集团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携手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团队共同研制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500千瓦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受到央视《新闻联播》专题采访报道。市属国企深投控所属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丰富的资源优势,打造形成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模式,推动技术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累计孵化服务企业4000多家,投资高科技企业近500家,培育上市企业30多家,完成20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深圳市国资委搭建央地创新协同新平台,在国务院国资委支持下成功举办2023年首届深圳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发布9项重大成果、签约17个重大项目、落户5家创新研究院,促进深圳市科技创新“朋友圈”扩容提质。 引导国有资本做“时间的朋友” 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活水” 深圳市国资委深入实施国资基金群战略,构建起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母基金等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耐心资本”,总规模近65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4500亿元。市属国企深创投集团受托管理千亿级市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初创期、早中期项目占比超70%,90%的资金投向前沿硬核科技领域。深投控、深创投集团联合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和20亿元科创种子基金,最长存续期可达15年,成功孵化潜在独角兽企业160余家。市属国企深圳担保集团发起设立全国首批实质性落地的AIC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20亿元,为“耐心资本”更好支持“硬科技”成长提供多样化渠道。
2024-12-10深圳市属国资国企业态多元,经营模式差异明显,党建工作基础、特点和重点各不相同。针对这一情况,深圳市国资委党委出台实施党建质量提升分类指导“1+4”系列文件,即《深圳市属国企党建质量提升分类指导工作意见》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投资运营服务、科技创新、开发建设四类企业党建工作分类操作指引,结合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以点带面推动国企党建工作质量实现整体提升。 截至目前,深圳市属国资国企系统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11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8家,专精特新企业81家,分别较2022年增长61%、52%、224%。截至10月底,市属国资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1%。科技创新,正从市属国企发展中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近日,深圳市国资委党委召开科技创新类企业党建质量提升分类指导经验交流会,部分代表企业作经验介绍。在深圳市国资委党委党建质量提升分类指导“1+4”系列文件指导下,各级党组织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因地制宜,探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科技创新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全力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深重投集团:“宏芯向党”助力“四链”融合 集成电路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如何抓好链上党建,实现产业链攀高向新? 在深圳市国资委党委党建质量提升分类指导“1+4”系列文件的指引下,市属国企深重投集团发起设立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从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维度入手,打造产业链“宏芯向党”党建品牌,积极构建一个“重大产业项目大树成荫、产业链上下游花草相映”的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我们充分发挥集成电路产业链‘宏芯向党’党建品牌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党建+产业+人才+创新’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据深重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党委大力招引专业人才,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在第二十六届高交会上,深重投集团展示了市属企业“十大原创技术”攻关成果,其中6英寸、8英寸SiC导电衬底、导电晶体等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将有效解决下游客户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电网、5G通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SiC器件产业链发展的原材料基础保障和供应瓶颈。在党建引领下,截至2024年6月底,深重投集团总资产破千亿元大关,初步实现千亿级战略性引领型国有资本产业投资集团的战略目标。 深圳能源集团旗下深能环保:抓实组织建设党旗一线飘扬 传统行业面临新增市场饱和、重资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共性问题,如何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突破发展瓶颈,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市属国企深圳能源集团旗下的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能环保”)将党支部建在实验室、生产厂等科研生产一线,建立党组织统领,一线单位参与的科技创新研发管理机制,通过“党建引领项目攻坚”专项工作带动技术攻坚,号召党员科技骨干积极参与“党员先锋岗”星级创建,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才投身科技创新大潮,全面形成科研创新工作“比赶超”的工作氛围。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作用,深能环保依靠技术骨干“传帮带”,建立《深能环保劳模与工匠创新工作室管理机制》,创建7个劳模与工匠创新工作室,赋能基层科技创新,以学术带头,打通党建引领科技创新“最后一米”。 在党建聚力和人才驱动下,深耕固废处理领域27年的深能环保迎来了新变化。其中,深能环保牵头构建的“创新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设施建设模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深圳“先行示范”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之一,向全国推广。 特发集团旗下特发信息:红“芯”强链创新强企 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时也保持领先? 市属国企特发集团旗下的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发信息”)以党建引领破题,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路子。特发信息党委聚焦“补链、强链、延链”实际需求,从“链”上发力,创建“红‘芯’强链、创新强企”党建品牌,深入实施“红‘芯’引擎”“红‘芯’强链”“红‘芯’护航”“红‘芯’锻造”四大行动,努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强大动能和发展优势。 在“红‘芯’强链、创新强企”党建品牌的带动下,特发信息党委下属党支部积极响应,具有特发信息特色的党建品牌矩阵逐渐成型。据特发信息相关负责人介绍,党委下属深圳特发信息光纤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红色动力”提质增效项目,实现年节省成本超2000万元;深圳市特发信息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推进“党建+大数据”引领业务拓展项目,以联合体形式中标光明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项目(中标额超2亿元),助力深圳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布局;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实施“红色塔尖”党建引领技术创新项目,打造业内首条金属蝶缆组件自动化生产线,并获“第一批深圳市级绿色工厂”称号,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在党建引领下,截至目前,特发信息累计获得有效专利合计543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连续18年荣获“中国光通信最具综合竞争力企业10强”“中国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以及“中国光传输与网络接入设备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荣誉。 深农投旗下深农科创:以最优配置释放人才聚集效应 初创科技企业面对种种市场不适应症,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挺进科技创新“新蓝海”? 市属国企深农投紧扣“国企、科技、初创”三重属性,坚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为旗下的深圳农业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农科创”)量身打造了一套资源配置优、运行效率高的组织运行方式。“我们创新探索党建引领项目制管理模式,打破部门边界,将人力资源投入各个研发项目,特别是引导深农科创符合条件的党员担任项目负责人,充分发挥党员在科技创新一线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农投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深农投围绕农田现代化、种植现代化、流通现代化、管控现代化4大板块,按照“以小见大、小步快走”的思路,分别组建“党员突击队”,聚焦行业痛点问题,高效开展科技产品研发及应用;打破传统职级限制,探索“揭榜挂帅”制,以项目成效论英雄,充分激发调动全体员工参与项目、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活力。 为破解农产品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折损问题、环保问题,深农科创组建由党员领衔的标准载具箱研发团队,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无成熟模式可借鉴等困难,仅用两个月时间,实现了5000套载具箱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交付,有效降低了农产品流通综合成本。深农科创成立不到一年,在创新“项目制”组织管理方式、以项目成效论英雄的激励机制等联合作用下,实现自动播种机、激光剔苗机、标准载具箱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试点,解决了大型农机使用成本高、在丘陵地区作业难度大等问题,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各项产品共申请15项专利,已有6项获得授权。 深圳燃气集团旗下斯威克公司: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建强“红色堡垒” 民营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党建工作理念和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在民营企业转为国有控股企业后,如何把党建工作抓实、抓活、抓出成效? 江苏斯威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威克公司”)连续多年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全球光伏胶膜制造行业第二的领先地位,2021年,市属国企深圳燃气集团出资收购斯威克公司50%控股股权,斯威克公司成为深圳国资在光伏产业链关键环节上控股的第一家行业龙头企业。深圳燃气集团党委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指导斯威克公司党支部建强“红色堡垒”,打造“红色平台”、壮大“红色队伍”,把党组织力量延伸到科技创新、项目攻坚等各个环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驱动科技创新道路。 在建强“红色堡垒”方面,深圳燃气集团党委指导斯威克公司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打造“红色平台”方面,指导斯威克公司以统筹各类创新平台载体为抓手,以党支部结对共建等“党建+”形式,加强对内对外交流协作。在壮大“红色队伍”方面,深圳燃气集团党委指导建立生产基地轮岗机制和内部人才交流机制,深化运用“双培养机制”,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今年已向新基地输出13名党员干部、骨干员工。设置“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率先研发并批量出货了无主栅用皮肤膜、一体膜,海洋光伏专用胶膜。同时在行业首推取代EPE胶膜的双EVA封装方案,帮助组件端单吉瓦降本900多万元。
2024-12-10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市国资委联合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市属国企深铁集团在深圳地铁岗厦北站举办2024年“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市国资委、市司法局、深铁集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本次活动,市人大代表、市国资委挂点服务社区代表受邀参加。 本次活动紧扣“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题,以岗厦北枢纽“深圳之眼”为平台,通过举办“法治之光”宪法展览、“法治文化快闪店”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活动,将法治宣传与市民日常出行有机结合,让市民“与法同行”,感受“法在身边”。“法治之光”展览图文并茂地向市民展示了宪法的发展历程,让市民深刻认识到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营造了尊崇宪法、宪法至上的氛围。“法治文化快闪店”通过派发普法漫画册、法治宣传手办、各类普法书籍等,让普法出“新”更入“心”,提升法治宣传成效。 接下来,市属国资国企将坚定扛起厉行法治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主体责任,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普法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谋划发展,为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2024-12-09近日,由市属国企深国际旗下深圳市深国铁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项目二期盖上工程启动建设。 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项目是深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部分。项目占地1350亩,总投资金额90.39亿元,总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为55.25米,最大单栋建筑面积为66661平方米,分为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平湖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建成运营,开行了中欧班列、中老班列等国际班列及深圳至长沙、成都、上海、新疆、宁波等国内班列,并将承担深圳市2026年海铁联运140万标箱的任务。 此次开工建设的项目二期智慧化物流综合体将建设85万平方米的铁路上盖多功能仓储设施,涵盖高标仓、集运分拨、城市配送、跨境电商、冷库、智慧仓等多种业态,打造全球首例“传统铁路货站上盖的智慧物流园”。 目前,深圳中欧班列累计开通出口线路18条,保持每周2-3列开行频率稳定运营,通达德国、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 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创新“铁路上盖物流园+建筑物分层确权”复合开发新模式,建成投营后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业态综合、智能化水平高、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公、铁、海”多式联运中心,对促进中欧班列提质增能,进一步发挥“一带一路”建设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深圳打造全球物流枢纽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04近日,深圳首笔数据知识产权参与证券化融资产品成功发行。该产品是由市属国企深投控所属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高新投”)发行的“深圳市知识产权8号-高新投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专精特新)”,发行金额为1.34亿元。 该产品的创新之处在于入池企业之一的深圳市前海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前海数据”),以其合法拥有并取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的数据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参与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中获得融资。这一方式让数据知识产权实现了从“知产”向“资产”的转化,使“数据”成为新的经济红利。 深高新投作为深圳市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创新与发展。前海数据作为深圳知名的数据型企业,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实力。 前海数据被纳入深高新投推出的证券化产品,并获得100万元融资,实现深圳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的新突破,为破解数据型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又一路径。 深圳首单以数据知识产权进行证券化融资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还丰富了数据知识产权的应用场景,促进了数据知识产权的转化应用,有效激活了数据知识产权价值,这一方式为深圳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目前,深圳数据知识产权已在质押融资、证券化、保险等金融业务实现了应用和发展,丰富的金融应用场景满足了不同主体的差异性需求,为加速数据交易流通和价值转化创造了条件。未来,深圳将进一步推动数据知识产权和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激励企业对数据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加速企业数据价值化进程。
2024-12-04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发布2024年智慧水务典型案例的通知》,市属国企深圳环水集团报送的“基于在线水力模型与人工智能的供水自适应调度建设项目”“超大城市污涝共治数字化排水一水环境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深汕水务全要素智慧运营管控平台”三个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智慧水务典型案例。 为深入探索智慧水务建设运营模式,推动智慧水务行业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组织开展智慧水务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入选的智慧水务典型案例涵盖饮用水安全保障、污水处理、排水防涝、水环境监管与治理、供排水一体管控平台等方面的优秀实践和解决方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具有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能够为各地智慧水务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在线水力模型与人工智能的供水自适应调度建设项目 深圳环水集团所属深圳市深水宝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创新推行供水自适应调度,率先由经验调度向自适应调度转变。该项目应用水量预测模型、在线水力模型、泵组寻优评价模型、人工智能算法和先进控制策略,实现用水需求的精益匹配,精准调控厂网压力,打造全国首创的“无人干预、实时调度、秒级计算、智能优选、精准控压”供水自适应调度模式,助力AI供水智能体系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通过自适应调度连续实际运行,该项目实现了“三提升二降低一转变”的显著效果。 提升调度运行效率 秒级方案计算,分钟级指令执行,自动决策与运行,实现无人干预,根据管网运行状态自动调节,提高调度效率。 提升供水安全能力 降低管网压力波动,保障供水安全;精准计算设备参数,保障设备安全。 提升科学调度水平 科学合理调节水厂配比,提高供水系统韧性;自动适应机泵状态变化,优化水泵组合。 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相似工况实现“晚开泵、早关泵、优先开能耗低的水泵、优先关能耗高的水泵”,配水能耗降低约5%,综合电耗降低约3.5%。 降低人力投入成本 基于机器学习智能决策,自动运行,人力成本下降35.6%。 转变运营管理模式 实现由分散调度向集中调度转变,人工经验调度向实时在线自适应调度转变。 超大城市污涝共治数字化排水一水环境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水环境和水安全面临挑战,美丽中国建设亟需更健康、韧性、绿色的排水—水环境系统。本项目首创排水一水环境数字化智能体,研发系列污涝协同治理保障技术,实现超大城市污涝协同智慧管控。该项目依托深水云脑强大的物联能力、数据能力和AI能力等,解决制约水环境长治久清的主要难点,建设水环境“一网统管”信息平台,并形成排水——水环境数字化解决方案。该项目在深圳超大城市应用落地,助力深圳河流域水质提升和城市排涝能力增强,并形成行业示范系列技术产品包,可为行业提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 深汕水务全要素智慧运营管控平台 深圳环水集团所属深汕特别合作区深水水务有限公司深入探究“源、厂、站、网、河、湖、海”水循环全要素的业务关联,依托深圳环水集团深水云脑的强大支撑,全面规划并实施智慧水务建设,通过智慧化引领搭建一张图,推进夯实区域乡村振兴水务发展,最终打造全要素智慧运营管控“全覆盖”。借助全要素智慧运营管控平台,深汕水务公司实现“人在线”“物在线”“服务在线”,基本完成业务数字化转型。 水资源调度领域。该平台构建在线水力模型,原水调度预测结果的总体精度在90%以上,实现从河湖、原水、厂站处理到管网输配、用户需求分析的水资源全流程智能“全覆盖”。依托智能水表的100%在线监控“全覆盖”,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供水需求和居民日益增长的供水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河湖工单系统实现“全覆盖”,工作反馈周期从月度缩短至日度,工作效率提升近60%。构建市政、镇级、村庄处理设施“三级全覆盖、模式个性化、管理智能化”的污水治理体系,显著提升综合治水能力。 此次三个项目分别成功入选饮用水安全保障类、城镇水环境治理类及综合类2024年智慧水务典型案例,体现了深圳环水集团近年来在智慧水务建设上全面开花。未来,深圳环水集团将持续加大智慧水务的建设力度,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创造更多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智慧水务发展经验,为深圳水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12-04百亿、千亿的“耐心”为谁而留?答案是:耐心资本正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撑起未来高科技产业一片天。近日,深圳特区报记者通过走访市属国企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重投集团”)、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创投集团”)等创投机构了解到,市属国资国企投入耐心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深耕,着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链条创新实力突破瓶颈 深重投集团旗下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方正微电子”)推出实现规模化量产应用的车规SiC MOS 1200V全系产品;该集团旗下的深圳市重投天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重投天科”)带来了6英寸、8英寸SiC导电衬底、导电晶体以及8英寸SiC外延片等产品,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有效解决下游客户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电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SiC器件产业链发展的原材料基础保障和供应瓶颈。从深重投集团这一个“窗口”,展示了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应用落地、生态打造的全链条创新实力,彰显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巨大潜力与活力。 近年来,深重投集团面向国家和市场紧迫需求成功导入十多个国家及省市重大引领性产业项目,如中芯深圳建成深圳首条12英寸高端芯片制造产线,华润微电子倾力打造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高效建成亚洲最大的单体碳化硅材料生产基地,方正微电子深耕第三代半导体制造工艺研发,率先在国内以“VIDM”模式打通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助力深圳初步构建全谱系、全品类、全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长期主义打造五大板块 25年来,深创投集团坚守长期主义与价值投资,已投企业超1500家,其中84%为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其受托管理的市引导基金积极引导子基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85%的项目为市“20+8”产业集群企业,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了耐心资本、大胆资本。 成立于2014年的中科飞测是国内集成电路质量控制设备领域技术规模领先的生产服务商。2019年、2020年,深创投集团连续两轮加持企业,为中科飞测突破研发到批量销售的关键节点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深创投集团积极为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资源,提供股份制改制及战略咨询等多方面的支持,助力中科飞测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 在最近举行的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投资战略发展论坛上,深创投集团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芯片产业已经打造了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和材料五大完整板块,特别是在封装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产业生态逐步建立。” 构建“产业+资本”双平台发展模式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早期的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用来维持持续的创新和研发工作,而在这一阶段,企业因回报时间过长、投入资金较大等原因难以实现快速盈利。多位新兴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初创时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短期内产生的营业额却只有数亿,这就需要“耐心资本”坚持不懈地扶持。 耐心资本,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资本需要在哪些地方“耐心”?业内人士看来,资本应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方面更具耐心。 深重投集团按照“以小投资撬动大产业”思路构建“产业+资本”双平台发展模式。发起设立多支“重投系”基金,围绕产业链上下链关键核心环节精准投资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打造“产业+资本”CVC科创品牌。深重投集团认为,重大项目投资需要充分发挥国有耐心资本战略引领性作用,积极链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做到敢投、愿投、长投以及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持续“陪跑”陪伴新质生产力爬坡过坎,更好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深创投集团在相关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覆盖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和零部件、EDA/IP等各个环节。结合产业强链稳链补链延链的需求,深创投集团发挥专业化、平台化和耐心资本优势,克服战略性产业投资难度高、投资大、周期长等风险,坚决为优秀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并导入深创投庞大的已投企业生态圈资源,提供丰富的实践应用场景。通过产业链的协同,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