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深圳机场直飞墨西哥城洲际客运航线首航,该航线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条直飞拉美地区的客运航线,也是我国航程最长的国际客运航线。至此,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点突破40个,航线网络持续完善,为服务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架起一座座空中桥梁。 深圳与墨西哥城实现“客货齐飞” 墨西哥城作为墨西哥的首都,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政治、经济、金融中心之一。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之间合作前景广阔。深圳—墨西哥城航线的开通将更好满足两国之间旅游、商务、探亲、劳务等多元需求,为加强务实合作、提升双边关系带来利好。 此次新开通的墨西哥城航线由中国南方航空运营,采用空客A350执飞,每周两班。值得一提的是,该航线全长14147公里,将超越广州到美国纽约航线的12878公里,成为我国航程最长的国际客运航线。直航的开通使中国与拉美地区之间的往来更加高效便捷。此前,旅客从国内飞往墨西哥或其他拉丁美洲国家,通常要在日韩、北美、欧洲、中东等地进行一到两次中转,部分中转地需过境签证,行程时间长达30—40小时。航线开通后,直飞墨西哥城只需16小时,大大缩短了行程时间。 深圳的先进制造业、创新科技产业优势,与墨西哥发达的汽车、家电、电子、机械、建材等制造业形成互补。目前已有多家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墨西哥市场,融入当地供应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5日,深圳机场还加密了此前开通的深圳—墨西哥城跨境电商专线,目前达到每周4班。加密后的深圳—墨西哥城国际货运航线每周出港总运力可达400吨以上。随着深圳至墨西哥城客运航线的开通,深圳机场实现了对墨西哥城的“客货齐飞”,为两地的产业合作、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 今年已新开及加密10条国际客运航线 为助力深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外贸外资高质量,满足国际友好往来,深圳机场加快开通织密更多深圳直飞全球主要创新型城市、友好城市、重要城市的国际客运航线。 今年以来,深圳机场陆续开通了至埃及开罗、日本札幌、日本名古屋、越南芽庄、韩国济州等国际客运航线,随着直飞墨西哥城航线的开通,深圳机场已新开及加密10条国际客运航线,通达的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点突破40个,目前每周计划执行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近800班。在持续加密的航线网络带动下,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客运业务发展势头良好,1月—4月,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152万人次,同比增长331.4%,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八成以上。 接下来,深圳机场还将陆续开通深圳至沙特利雅得、奥地利维也纳等城市的国际航线,并持续增加至日韩、东盟等国家的航线航班频次,加快连通世界级湾区、全球大型都市圈及高新技术产业城市,持续提升国际客运航线品质,全面增强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辐射力影响力,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2024-05-14为助力深圳实现“双碳”目标,市属国企深圳环水集团旗下龙岗水务集团坚持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节能减排和工艺降碳改造,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不断探索城市民生供水设施低碳高效的新型运营模式。近日,龙岗水务集团首创的“水-光-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在荷坳水厂落地应用,开启了城市供水厂能源自产自用、绿色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龙岗水务集团的重点科技创新项目,“水-光-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整合了低水头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分散式储能等绿色设施,实现清洁能源自产及利用,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通过构建智能云脑能源管理系统,该项目将自产清洁能源与电网能源科学有序搭配,为供水电力资源应急保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城市供水保障的风险应对和安全管控能力,助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目前,该项目已在荷坳水厂落地应用。现有低水头发电装机容量55KW,发电能量转换效率达到86%-90%;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8KW,能量转换效率达到28%-30%;分散式储能设施能量转换效率达到90%以上。系统每年可发电39万度,提供水厂全年22%以上的用电量,节省电费约48万元,减少约540吨二氧化碳排放。 下一阶段,“水-光-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将逐步在龙岗区、坪山区内18个水厂推广应用,可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5MW,低水头发电总装机容量1980KW,每年可减少约3.0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以“水-光-储”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成功落地应用为起点,龙岗水务集团将“向绿而行”,陆续推出智能厂级化验室、供水厂水泵效能测试一体化装置、尾水安全回用设施、少人/无人化节约智能厂站等,以节能减排创新举措,跑出城镇供水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度”。
2024-05-135月9日,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胡芸一行到市属国资国企调研,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徐国东,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任萍,以及机关党委、综合改革处党支部有关党员同志参加调研。 胡芸常务副书记一行首先到市国资委智慧国资管理展示中心实地调研,分别参观了历程厅、成就厅和智慧国资大屏,通过“视”“听”“感”“触”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市属国资国企系统改革创新发展历程、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以及市国资委机关党建工作成果。 随后,胡芸常务副书记一行实地调研了能源集团南山能源生态园,深入了解市属企业重要民生保障工程,并与市国资委机关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共同在南山能源生态园为“深圳市国资委机关党委深化改革创建一流企业服务阵地”进行揭牌,旨在通过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机关党建+深化改革+创建一流”示范效应。 调研过程中,胡芸常务副书记充分肯定市国资委机关党建工作成效,强调要以“四强”党支部创建为契机,持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机关党建带国企党建,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努力为深圳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多贡献。
2024-05-11在韶关市新丰县马头镇秀田村的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地里,工人们正在田垄间忙碌地采收,采摘下来的蔬菜会被送往大湾区消费者的餐桌。马头镇地处韶关南部,东与河源相邻、南靠惠州龙门县,是韶关的“南大门”。长期以来,马头镇农村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动能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成为乡村振兴的“痛点”。为进一步推动马头镇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马头镇与市属国企深业集团旗下深圳市农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业农科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累计签约3680亩。以深业丰农生态产业园为依托,深业农科公司结合农科航天育种农业技术优势和农业产业化经验,围绕“农、旅、居”三大主题,打造集现代农业生产、农旅休闲体验、田园温泉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湾区生态温泉度假休闲后花园”。 “引入深业农科公司,在给当地带来资金支持的同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高科技农业设备,也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能。”新丰县马头镇党委书记谭展如介绍说,与深业农科公司合作后,带动了农民增收和村集体收入增长。在村集体收入增加20多万元的同时,解决了近200人的就业问题,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如今,马头镇还成为了高标准供港澳和供深农业基地,结合深企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持续推动特色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下一步,深业农科公司准备布局农产品的深加工,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在马头镇建造一座8000平方米左右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通过对果蔬进行深加工,农产品销路更远,销售周期更长,有效促进一二产业的联动。此外,在第三产业方面,深业农科公司准备在韶关市新丰县马头镇乌石岗村布局200亩左右的农旅开发用地,预计在10月份建成并投入运营。接下来,深业农科公司将积极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以实际行动助推“百千万工程”,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4-05-09近日,市属国企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简称“深交易”)自主研发的数据应用产品“平台+主体信息服务系统”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平台+主体信息服务系统”是依托于海量公开数据,基于“平台+”理念,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为交易主体(采购人、供应商)提供招投标管理信息服务的交易数据应用产品。产品可帮助交易主体解决海量信息精准查找、交易数据统计分析、企业竞争能力分析、智能匹配等痛难点问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易信息服务。在软件类知识产权领域,发明专利的审核极为严格,全国平均审核通过时长约30个月,通过率约33%。深交易组织各单位成立专项小组,集结业务精英和技术专家以创新精神攻克难关,对产品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进行充分论证,最终,“平台+主体信息服务系统”成功获得“风火轮”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件软件发明专利授权。 此次获证,是对深交易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的肯定,标志着深交易“风火轮”数字化成果转化取得又一重大成果。未来,深交易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聚焦数字化赋能,打造“风火轮”数字化品牌,以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易体验,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的力量。
2024-05-084月22—25日,备受行业瞩目的2024年世界隧道大会(WTC2024)在深圳召开,市属国企深铁集团携绿色科技轨道交通方案亮相,全面展示“BIM”“AI+”应用探索、装配式车站、分布式光伏、盾构渣土高效资源化等先进技术在轨道交通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充分展示深铁集团智能建造创新突破与精细化管理水平。目前,深圳已建成开通地铁16条线路、567.1公里,393座车站,深铁集团承建的地铁建设里程达528.7公里,车站355座(不含有轨电车)。随着五期工程的全面启动,预计到2028年,深圳将形成25条线路、总里程达到843.6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里程及线网密度将名列全球前茅,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铁集团响应“交通强国”号召,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为目标,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以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加快构建更加紧密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26年来,深铁集团创造了深圳乃至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史上的多项第一,6、7、9、10、11号线获詹天佑、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等诸多荣誉。2024年,深铁集团将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大湾区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打造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 随着新建轨道交通的推进,跨区通行速度普遍提升,特别是14号线大站快线极大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龙岗、坪山到福田中心区进入 “一小时通行圈”,盐田旅游随着地铁开通人气不断上涨。2024年3月8日,岗厦北枢纽单日客流量37.82万人次,深圳轨道交通单日客运量再次破千万,达到1025.9万人次。在地铁网络延伸过程中,深铁集团依托新技术的应用,从传统建设不断升级为智慧建造,将新技术与传统工程业务深度融合,在发展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深铁集团大规模构建“智慧工地”,推进视频远程监控、视频分析、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工程安全高质量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深铁集团引入自研AI虚拟智慧客服技术,打造智能客服中心,实现车站服务的自助化、智能化和人性化,乘客通过刷脸和掌静脉识别技术验票进出站。目前,深圳地铁智慧出行人数超过80%,稳居全国首位。 加快培育发展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 深铁集团持续发力科技创新和绿色建造,以绿色转型为主线,清洁能源为方向,节能降碳为重点,大力推动盾构渣土利用、光伏发电、智能环控、零碳车辆基地等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及创新。深圳地铁四期工程共建成84台(套)盾构渣土处理设备,有效实现了废弃渣土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累计减少了百余万立方米的盾构渣土外运,节约了数亿元的渣土外运成本。已建成的光伏项目如6号线高架站、侨城东车辆段停车棚、黄木岗枢纽以及莲花村地铁站出入口等,年总发电量约274万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600吨。 深铁集团从四期工程开始,全面应用基于云平台的高效智能环控系统,实现全线网级高能效体系系统节能超过35%。随着国内首个大规模“海绵城市工程”——长圳车辆段的投入使用,深铁集团进一步探索零碳车辆基地的关键技术,并集约利用车辆基地上盖平台进行物业开发。目前在建的“上水径停车场”与“溪涌车辆段”正在进行“零碳建筑”“低碳建造”“绿色能源”“智慧管控”的技术创新,开创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零碳、低碳方案的新路径,将为深圳市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新的模板和标杆。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年,深圳轨道交通五期约185.6公里建设规划获批,五期建设全面启动,深铁集团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高质量推动五期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国优工程、样板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智慧工程。目前已形成了“1365N”技术管理体系、《深圳地铁五期工程高质量发展设计导则》、五期工程设计技术标准等成果。未来,车站规模优化、信号互联互通、2.0版装配式、联络通道机械化施工等将在五期工程全面落地。 4月3日,我国首部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指导性标准——《深圳地铁五期工程高质量发展设计导则》正式发布。作为新时代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具体指南,该导则以“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提高和适用建设技术标准、提升和控制建设质量以及精细化和规范化建设管理等方面,努力将深圳地铁打造成为品质、绿色、智慧、人文的地铁,并成为地铁五期工程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要指导文件。与此同时,深铁集团还将不断丰富“AI+”“5G+”等智慧轨道交通应用场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构建更加丰富的智慧轨道交通产品生态。 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建设 在“人才强企”战略引领下,深铁集团进一步加强轨道建设方面各专业青年专家型人才队伍建设,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批次选拔了盾构专业、AFC专业、供电专业、绿色结构设计专业、工程经济专业等十个青年专家小组分批次进行培养,通过科研与实践的不断优化,使深铁科技逐步走在行业前沿并走向国际。 此外,为将安全韧性、科技创新、生态文明三大发展主题贯穿始终,不断提高轨道交通的“含智量”和“含绿量”,深铁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新型技术的科研攻关,加大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通过交流、培训、总结复盘、师徒带教、跟班学习等多种形式,打造了凝聚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管理团队,充分支持和鼓励青年专家和业务骨干积极参与协会论坛、会议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深铁集团在行业乃至世界范围的技术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蓝图绘就,脚下即是前方。在“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大历史机遇中,深铁集团将持续秉持“厚德载运 深铁为民”企业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更多新技术应用和绿色建造的实践落地,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轨道上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
2024-05-08近日,第十六届全球水峰会(Global Water Summit 2024)在英国伦敦顺利召开,市属国企深圳环水集团受邀参加。本次峰会以“Security for a Changing Planet”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嘉宾参加,其中包括政府领导、水司领袖、工业界代表和国际顶级水务企业高管等。千余水务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水资源面临的重大挑战和解决方案。 值此盛会,逾百家国际优秀水司齐聚一堂,举办了全球领先水司联盟闭门会议和新成员选拔活动。 全球领先水司联盟(Leading Utilities of the World,LUOW)旨在创建一个由世界上顶尖水司所组成的全球水司网络,通过认可成就、分享创新,来推动水务行业的发展,为世界各地创造更好的用水环境。 要成为全球领先水司中的一员,每个水司需要提出三个在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典型创新领域案例,并完成严格的提名和选拔流程,交由全球领先水司顾问委员会进行评估。 在这次令人瞩目的活动中,深圳环水集团创下中国内地水务企业的历史性突破,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跻身全球领先水务企业行列的市政公用水司。大会上,深圳环水集团总裁龚利民展示了深圳环水集团在供水水质保障、污水处理环境影响控制和城市绿元体建设与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并提出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致力于打造千家万户“水管家”的发展愿景。 峰会期间举行了全球水奖颁奖晚宴,由深圳环水集团投资建设的福永水质净化厂二期项目在全球水奖评选中成功入围“年度最佳市政污水项目”,成为2024年全球四个入围的项目之一。 全球水奖(Global Water Award)设立于2005年,由全球水务行业最权威的国际水务智库GWI发起,旨在对上一年度为国际水务行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公司、项目进行表彰,以其公正性、专业性和国际化程度获得行业内高度认可,可谓世界水务行业的重要奖项之一。 深圳环水集团此次加入全球领先水司联盟,不仅向全球水业展示了深圳环水集团在水务技术革新和创新发展上的不断推动,更彰显了深圳环水集团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保护和用户服务质量提升的不懈追求。 此外,深圳环水集团还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各地的水务企业共同探索创新解决方案,推动水务行业的全球化发展。
2024-05-06近日,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在银湖会议中心举办了“2024年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大会暨第三届深圳市品牌建设促进大会”,本次盛会以“培植企业新质生产力 构建高质量生态体系”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企业界、媒体等各界共350余人参与。本次大会重磅环节之一是第十届“深圳市质量强市金质奖章”颁奖典礼和第三届“深圳品牌百强”企业授牌仪式。本次深圳市属国企收获颇丰,共有3名市属国企企业家、26家市属国企获授奖牌,并由百强品牌获奖单位——市属国企深投控下属全资企业深圳市五洲宾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代表作分享发言。 1位市属国企企业家 获授第十届“深圳市质量强市金质奖章” 2位市属国企企业家获提名奖 26家市属国企获评第三届“深圳品牌百强”企业 过去一年,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在品牌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6家市属国企获评第三届“深圳品牌百强”企业,很好地展示了市属国有企业的形象和实力,进一步巩固了市属国有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声誉。这些市属国企的获奖不仅展示了深圳市属国企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坚实成果,还为深圳这座城市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描绘了美好的前景。期待着更多市属国企在品牌创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为深圳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国企力量。
2024-04-30近日,由深圳市国资委(深圳市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主办,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深圳市集体企业要素交易制度暨集体企业要素交易平台上线发布会在深圳交易集团总部大楼成功举办。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锋表示,为积极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壮大集体经济服务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配套落实深圳市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工作,加快构建具有深圳特色的集体资产监管制度体系,有力保障和促进深圳集体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服务深圳经济社会建设能力,市国资委秉持“善监管、强服务、抓改革、促发展”的理念,针对集体企业的资产租赁、土地资产处置、建设工程交易、货物和服务采购、产权交易等核心要素交易领域,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深圳市集体企业要素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及5个配套操作指引,并同步上线集体企业要素交易平台,实施线上阳光交易。这既有利于实现对集体资产多层次、全流程、全覆盖的统一监督管理,保障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又有利于进入新时代的深圳集体企业,特别是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转型先行者的股份合作公司,继续创新经营管理,深化改革发展,进一步保障集体企业交易活动规范开展。张锋副主任要求市、区集体资产监管部门,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担当“转型升级”重任,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转型升级任务,要继续深化对数智化监管、加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提升集体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效率;二是要加强沟通交流,把握“合作共赢”机遇,要持续深入协作,依法依规指导和监督集体企业要素交易活动,并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推动集体经济的规范发展和提质增效;三是要坚持创新驱动,敢于充当“城市发展”尖兵,深圳交易集团应在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上持续发力,以平台的数智化应用增强监管和服务的效能,为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持续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深圳交易集团介绍了深圳市集体企业要素交易平台的建设背景、系统功能和未来展望。据深圳交易集团总经理梁敏华介绍,深圳市集体企业要素交易平台是在市国资委指导、各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支持下,由深圳交易集团承建,旨在服务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全市1000余家集体企业、意向投标参与人等市场主体。平台是全国首个集“监管+交易+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集体企业要素交易平台,一揽子解决了各区系统不兼容、业务操作流程不统一、信息不互通等多个问题,实现了监管具体化、交易高效化、服务精准化,推动集体资产的智慧运营与监管,自2023年10月试运行以来,共成交集体企业要素交易项目87宗,成交金额178亿元,增值1.32亿元,为深圳市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市发展改革委、全市各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街道集体资产监管机构、集体企业、市属国有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深圳集体经济监管和发展的重要时刻。
2024-04-29近日,市属国企深圳能源集团旗下东部电厂二期工程传来喜讯。东部电厂二期工程4号机组点火一次成功,标志着4号机组设备安装单体及系统调试全面结束,为后续整套启动试运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广东省“十四五”电力保障重点项目之一,东部电厂二期工程由深圳能源集团投资建设,占地面积26590平方米,总投资约33.53亿元。项目采用目前西门子最先进的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单机容量670MW、设计效率62.14%,总装机容量134万千瓦,计划于2024年建成投产。建成后,机组年发电量可达44.39亿千瓦时,约占深圳年用电量的4.5%,将进一步满足深圳地区电力负荷增长需求,有利于优化全市电源结构,有效提高全省电网系统调峰能力及供电的可靠性,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强劲绿色新动力。 该项目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全体参建单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有序快速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场地狭小、涉及危大工程多等诸多不利因素,全体参建单位完成了土建、安装和系统调试等诸多繁重任务,最终实现了按期点火的目标,这得益于深圳能源集团锚定高质量施工任务,统筹策划、精心安排,也是现场团队攻坚克难、紧密协作的成果。 未来,东部电厂所在片区将成为深圳重要能源基地,为深圳市乃至大湾区的能源供应提供重要保障。东部电厂将继续秉承“安全、高效、清洁、创新”的发展理念,按计划完成锅炉吹管和机组整套试运,确保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标准推进,努力建设成为精品工程,确保如期完成投产目标任务,为大湾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2024-04-28